2017届高三语文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名句默写和文学常识(第1-6期)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98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1/9 8:35:3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05
  • 下载点数: 8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2017届高三语文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专题11+名句默写和文学常识(第1-6期)(解析版)
2017届高三语文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专题11+名句默写和文学常识(第01期)(解析版).doc
专题11 名句默写和文学常识(第02期)-2017届高三语文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11 名句默写和文学常识(第03期)-2017届高三语文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11 名句默写和文学常识(第04期)-2017届高三语文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11 名句默写和文学常识(第05期)-2017届高三语文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11 名句默写和文学常识(第06期)-2017届高三语文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

  1.(2017届河北省定州中学新高三上学期周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描写迁徙南溟的大鹏击水之广、飞升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岳阳楼》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色,千古传诵。
  (3)李煜《虞美人》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江水比喻自己的愁绪,抒发亡国之君无尽的痛苦之情。
  【答案】(1)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3)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句的能力。应注意“抟扶摇”“坼”“乾坤”这几个字的写法。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2.(2017届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
  (3)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答案】
  (1)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2)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3)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名句默写答题技巧:(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四)要留意具体环境(五)要留心语句顺序(六)要注意语句出处。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3.(2017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学期周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诗经•氓》中写男女主人公少年时期一起愉快玩耍、尽情说笑的句子是“         ,         ”。
  (2)苏轼《赤壁赋》中的诗句“      ,     ”,让我们认识到了个人的渺小和天地河海的辽阔。
  (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表明自己在同学中虽然穿着破旧,但也不羡慕他们的两句是“         ,         ”。
  【答案】(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3)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解析】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4.(2017届江西省新余一中、宜春一中高三7月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赤壁赋》苏轼饮酒甚酣,扣弦而歌,借用“美人”来抒发自己对朝廷政事依然关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女主人公对氓彻底失去信心后愤然决绝之情。
  (3)《离骚》中屈原用制作衣服的材料表示自己品行高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2)反是不思,亦已焉哉(3)制荠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
  ……
  1.(2017届安徽屯溪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补写下面名篇名句。6分
  (1)《论语》中,论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2)杜甫《登高》中感慨漂泊异乡、年老多病的诗句是“             ,              。”
  (3)韩愈在《师说》中用“             ,            。”两句阐明了人们懂得道理有早有晚、专业各有所长的道理。
  【答案】(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根据题干的提示确定诗句。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易错警示】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漂泊异乡、年老多病”“懂得道理有早有晚、专业各有所长”,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罔”“殆”的写法。
  2.(2017届福建三明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下列有关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国语》是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左传》是最早的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史书,东汉班固撰,主要记述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23年)共二百三十年的史事,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
  B.“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补,指官员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出,指京官外任;除,指降职或免去官职。
  C.敬称即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 如“家”。用于称别人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如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别人父亲);家母、家慈(称别人母亲)。
  D.古人直称姓名,用于自称,称轻视的人或客观介绍。称字、号、斋名、谥号表示礼貌发尊敬。还有称官爵名,称籍贯(如康有为称康南海)。平辈间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行为。古人自称名,称人称字。
  【答案】D
  【解析】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1)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溢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3)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4)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古代作家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
  3.(2017届福建三明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名篇名句的默写(8分)
  (1)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2)荀子在《劝学》中指出:“ 青,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与韩愈《师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思想一致。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表现自己壮志难酬,只好以酒祭月、寄托苦闷的诗句是“                ,                 。”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逍遥游》中描绘鲲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下阕中,辛弃疾提到刘义隆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登高》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锦瑟》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用此联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
  【答案】(1)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4)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5)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7)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8)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名篇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必考点。在学习中,不仅要熟记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名言警句,还要熟记课外中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名言警句,要注意收集古典
  ……
  1.【2017届安徽蚌埠二中高三上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饮酒•其五》中陶渊明虽然“               ”,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他为什么能做到呢?因为“              ”啊。
  (2)李商隐《锦瑟》中最后表达出诗人的惆怅苦痛,引发读者情感共鸣的千古名句是“          ,          。”
  (3)苏轼《赤壁赋》中侧写箫声效果的两句是“          ,            。”
  【答案】(1)结庐在人境       心远地自偏
  (2)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3)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解析】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内容提示的默写,可先在头脑中默背有关内容,选取与提示相对应的内容默写。如果默写的内容印象不深,可先记得几个字默写几个字,后面记起来了再默写。
  2.【2017届福建龙岩五校“上杭、武平、漳平、长汀、永安一中”高三上半期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   ,   ”两句诗来描写琵琶女当年在京城演奏后大家争相打赏的情景。
  (2)《离骚》一文中,写出了群臣嫉贤妒能,对屈原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        。”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          ,   。”两句来讽刺秦王朝任意搜刮,一分一厘都不放过,又挥霍无度的行为。
  【答案】(1)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2)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3)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谣诼”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3.【2017届福建漳州一中高三上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    ______,___    _______”表现扁舟如苇叶般自由飘荡在无边江面上的惬意。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       ____,___   ______”用“五丁开山”的故事,极言蜀道开通之艰难。
  (3)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   _____”是诗人感受到山村淳朴的民风并由此发生的与村民无间相处的渴望。
  【答案】(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解析】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4.【2017届甘肃会宁一中高三上第三次月考】请根据要求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离骚》中,屈原重申自己始终以“好修”为乐之后,用“               ,               ”两句来表明要坚持理想,即使遭受极刑也不改变的决心。
  (2).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         ,          ”。
  (3).《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语句是”“               ,               ”。
  【答案】(1)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岂余心之可惩 (2)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3)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名句的背诵默写能力。名句默写题难度不大,但考生很容易出现会背但不得分的现象,原因就是写了错别字,比如本题中的犹、惩、术、攻、淤、涟等字尤其要注意。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