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900字。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中青网评”2016年7月号第1辑
整理fcs2002
1. 让青春在为人民的奋斗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2. 党的历史是改革的历史
3. 用全面发展增强人民获得感
4. 党的历史是发展的历史
5. 伟大目标是这样确立的
6. 党的历史是建设的历史
7. 艰辛道路是这样探索的
8. 坚定信仰是这样产生的
9. 辉煌业绩是这样实现的
10. 新的征程是这样开启的
11. 中国梦想是这样放飞的\
12. 全球命运是这样缔造的
13. 梦想核心是这样炼成的
14. 南海主权事关中国梦
15. 维护共同祖产就是民族大义
16. 两路对接助力中蒙邻望邻好
17. 以中国智慧推动亚欧新合作
1. 让青春在为人民的奋斗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发稿时间:2016-07-01 15:30:00 中国青年网作者:王海
今天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上总结: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向来的气质,哪怕面对失败、面对砍头。1928年3月20日,夏明翰就义。他留下了绝命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那年,中共6岁,大革命失败,共产党人的头颅到处悬挂,肃杀悲凉。但,这个28岁年轻人的绝命诗里,没有一丝悲切,反倒是无边的自信!这种自信绝非“18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不服与无奈,而是革命必胜人民必胜的坚定信念,超越个体私利,超越生物本能!
自信何来?今天我们走过新华门,可以看到三句话:“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而居中者是“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从建立发展壮大,历经风波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无论国内形势怎么发展,无论国际风云怎么变幻,这三句话从来没有变过。“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是党的自信之源,也是改变中华民族和人类发展进程,甚至改变了世界格局的力量之源。
1921年,平均27岁的13名青年,代表全国区区50多名党员,一朝建党,其目标竟是砸烂旧世界、建立新中国。13名中共一大代表,后来有人牺牲,有人脱党,有人叛变,奋斗到建国的只有两人。1927年,大革命失败,党员们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开始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等到了土地革命后期,苏区损失99%,白区党组织损失99.9%。如果按照今天的“大数据”来判断,早已失败无疑。但,屡败屡战,革命的火种一旦到了延安,疲惫不堪的中国共产党仅仅用了13年,就赢得了全国胜局,实现了建立新中国的目标。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用了60多年时间,把中国从一片焦土、一穷二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十几亿人口即将实现全面小康。九十五年时间,中国共产党创造出了人类文明史、人类政治史和人类经济史上最大的奇迹。这是怎样一种力量!
1936年,美国记者斯诺在延安所看到了这种伟大的力量,他称之为“东方魔力”。“东方魔力”,其实就是人民立场。1840年以来,民族复兴便成为无数志士仁人的中国梦。但多少慷慨悲歌,尽是黄粱一梦。1921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成为带领人民实现中国梦的钢铁骨架和核心力量,带领中华民族冲出谷底,走向复兴。
中国共产党没有一己私利。为了人民,在95年的漫漫征途中,无论是面对战争还是灾难考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人从来都把人民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人民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历史和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就是因为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正因为此,共产党才有了“东方魔力”,才具备了跳出历史周期律的能力,才成为创造出了世界上最大奇迹的最伟大的政党。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民惟邦本,本固邦宁”,都是一个涵义。而中国共产党为了人民福祉奋斗,为了国家目标前赴后继的过程,也是一代代青年与党结合、奋勇前进、实现飞跃、焕发光彩的过程。历史上,青年与中国共产党的每一次结合,都是历史使命的一次承担,都促成了民族、国家和人民福祉的重大飞跃——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今天我们要“强起来”!
“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76年前,方志敏在狱中写下了这篇《可爱的中国》。烈士的预言,今天已经实现。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能忘却、不容否定的壮丽篇章,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奋勇前进的现实基础。“奋力实现中国梦”是当下青年运动的主题。中国梦需要青年,中国梦也成就青年。让我们的青春,在为人民的奋斗中焕发出绚丽光彩!(中国青年网评论员 王海)
2. 党的历史是改革的历史
发稿时间:2016-07-02 08:07:00 中国青年网作者:蒋妥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铭记光辉历程奋斗民族复兴”系列评论之五:
回顾党史,布满了艰辛,一代代共产党人呕心沥血、顽强拼搏,使党和人民的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绘就了一部绚烂的筑梦史诗。
党的历史是一部改革史,是党靠改革化茧成蝶、蜕变升华的历史。早在1927年9月,毛泽东在江西三湾村领导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创造性地确立“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略,将一只“溃乱的”“士气低落”的部队改造成了一只能打胜仗的新型人民军队。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召开,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党指挥枪,重申了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规定了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等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性问题。这次军队改革,确定了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和从政治上建军的原则,为后来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思想奠定了基础。还有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时刻召开的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1978年改革开放大幕开启,这是最让人心激动的时刻。“发展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那时,我们错过了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数十年的黄金机遇,世界其他国家乘着新科技革命东风远远把我们甩在身后。我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