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00个字。
《<论语>六则》教学设计
湖南常德澧县王家厂镇中学 杨奇宣
教学目标:
①了解孔子其人及语录体《论语》的相关情况;
②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诵训练,培养学生对于文言文的朗诵能力;
③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有层次的感知六则论语的含义;
④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生活学习体验,浅谈《论语》六则的现实社会意义。
教学重点:
朗诵训练及对六则论语的意义的整体感知。
教学方法:
点拨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如果面前有一座金山和一根能点石成佥的手指,谁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因为坐吃山空,佥山迟早会用完,而有了点石成佥的手指,黄金自然会源源不断,在学习中,有的放矢的学习方法就像点石成佥的手指,运用它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很注意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论语>六则》就讲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用相关资料对孔子和《论语》进行简要的介绍
1、出示孔子的图片及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进行了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2、出示孔子出生地山东曲阜尼山全貌。
3、出示山东曲阜“三孔”的图片并相应介绍“三孔”的作用。
4、出示孔子讲学图。
5、出示《论语》的封面照片并介绍:《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