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1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6/21 15:58: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8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240字。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南京树人国际学校 / 邹小飞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品味文中母亲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抓住关键字体会人物情感。
  3.感悟深沉无私的母爱和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体悟儿子因母爱而获得直面苦难的勇气。
  二、教学重难点
  1.抓住文本中人物的“动作、神情、语言”,通过对字、词、句的品析体味人物内心情感。
  2.结合史铁生的人生境遇,根据文本,深入理解“秋天的怀念”的内涵。
  三、教学步骤(教学设计思路)
  【教材分析】
  史铁生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在一幕幕看似平凡的琐事中追思母亲的深恩厚爱。面对双腿瘫痪的儿子,母亲忍受着肝病的折磨,忍受着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小心翼翼而又举步维艰地生活着,用心良苦、一次又一次地央求儿子去北海看菊花。她时常沉默无语,一切都朴实无华,身体力行地诠释着什么叫“好好儿活”。她给予了史铁生面对苦难的精神力量,给了史铁生第二次生命。母爱有多种,这属于救赎灵魂的爱。这就是史铁生的母亲,这就是史铁生的怀念。
  【教学步骤】
  介绍作者、导入课文
  1.屏幕呈现两段文字,请学生朗读:
  “把身体比作一架飞机,要是两条腿(起落架)和两个肾(发动机)一起失灵,这个故障不能算小,料必机长就会走出来,请大家留些遗言。”
  “躺在‘透析室’的病床上,鲜红的血在‘透析器’里汩汩地走——从我的身体里出来,再回到我的身体里去,那时,我常仿佛听见飞机在天上挣扎的声音,猜想上帝的剧本里这一幕是如何编排。”
  你们读后,觉得写这话的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2.介绍史铁生。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思想家。1951年生于北京,1972年即他21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场重病,导致双腿瘫痪。也就是在那一年的秋天,他的母亲去世了。1979年他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81年,患严重的肾病,1998年开始做透析。写下了许多震撼人心的作品主要作品:《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合欢树》、《病隙碎笔》、《命若琴弦》等。他说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3.这篇文章正是写于作者最艰难、最痛苦、最迷茫的时候,在一个秋天的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