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课时,约1700个字。
望天树
20031113 司马青衫
【教学目的】
1.自主合作探究文章的主旨。
2.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及运用第二人称的表达效果。
3.联系自然与生活,初步获得人生的感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望天树精神的感悟。
难点:品味课文洗练隽永的语言。
【教学安排】 两课时
1.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旨,学生自主探究。
2.品味课文的语言,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从多角度指导学生品味。
3.拓展思维,培养学生情感。
4.读写结合,锻炼学生的观察和表达。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① 同学们看见过望天树吗?想知道望天树是什么样子的吗?教师展示资料:美丽的热带密林,望天树秀美的姿态,高耸挺拔的树干,昂首挺立于万木之上。教师边展示边介绍望天树,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激发他们阅读文章的兴趣
②整体感知
检查预习、梳理字词
③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或听配乐朗诵。
二.问题探究
①你心目中的望天树是一棵什么样的树?
②望天树经历了哪些艰难困苦?又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
学生结合问题自主探究
(方法:全班分为6小组,每组6—8人,进行研读、讨论,要求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对课文中的关键的语句认真揣摩,体会作者的意图。)
过程:第一步。学生自读,小组内探究讨论交流。
第二步。小组间交流。
第三步。师生共同对问题进行探究,形成对文本解读中问题的共识。
③学生有表情地再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的美。
④思考:本文语言优美洗练,找出文章中你最喜欢的语句并谈谈你的理解。把文中的“你”换成“他”读一读,看哪种表达好,说说理由。你从望天树成长的历程中感悟到了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