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000字。
“留给明天”话题作文
2005年天津高考卷作文:开放性强,便于出彩
请以“留给明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
评分细则:今年天津作文仍然采用基础等级的形式来确定考生作文的最终得分,但与其他省市不同的是,天津试卷基础等级分略有提高,为45分,发展等级略有降低,为15分。判卷时请注意把握。
一、题意的理解可基本把握:作文内容的思维走向提出限制:内涵的规定性;“留”的行为主体,“留”的行为方式、行为对象具有与“明天”发生联系的可能性。
开放性:行为主体可是单个的、具体的、复数的集合概念。人称不限。
行为主体可是主动的、自觉的、明确的。
行为主体可是被动的、不自觉的。
“留”的事物可实可虚,可是实体,也可以是精神、希望等。
“留”的对象可以是你、我、他。
“明天”可以立足今天,也可以立足昨天说今天,甚至超出时间意义上的对象,人物名叫“明天”。
二、分标准的把握
内容、表达,综合评价,不要只看题意。
1、题意层级:
切合:准确理解题目的规定性,合理利用开放空间去作文。
符合:大体理解题目要求,具体把握上略有偏差,从全文看符合,但未贯穿始终。
基本符合:文中出现明显不合题意的情况,有些地方沾边,试图与题意挂钩。
偏离:作文内容与题意全然无关,另起炉灶。
确系抄袭。
2、特征:15个点,要理解,不要操作对应点。特征分不是额加分,而是独立于作文分之外的发展分,它是正常得分的一部分。
留给明天
一个充满稚气的声音问爸爸:“爸爸,爸爸,你怕苦吗?”爸爸露出一张慈爱的笑脸,答道:“不怕,爸爸愿意吃尽天下的苦,留给你一辈子幸福的甜,因为你是爸爸的明天,爸爸愿意把快乐留给明天!”
这只是一个小家庭的甜蜜的话语,然而大到全国,大到全世界,有许许多多的人愿意舍去快乐,舍去生命,也只是为了“留给明天”。
要想做到“留给明天”就要有一种坚定的信念。在1912年,劳伦斯·奥茨随同探险队去南极考察,然而他却因冻伤只能跛足曳行,而全队离开南极的日期正一步步的逼近。一天晚上他对队友说:“我离开帐篷一段时间。”随后他便有回来。
要想做到“留给明天”就要有一颗不怕牺牲的心。世界上最杰出的20世纪战地摄影师罗伯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的照片不够好,证明你离前线还不够近。
他以一颗不怕牺牲的心,冒着浓烈的硝烟走到了最前线,捕捉了一个个真识(实)的画面,给千千万万挂念前线战士的亲人们一个了解战情的窗口,给他们每一个人吃下了一粒粒定心丸,他随时冒着牺牲的危险却给这千千万万的人们留下了一个安心的明天。
世界上有许宝贵的东西,有雁排长空、鱼翔浅底的自然魅力;有柔情似水的爱人的关切的话语;有一针一线都凝集着母亲疼爱的冬衣;有心中描绘出的一幅幅祖国腾飞、人民幸福的画面。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来衡量它们孰轻孰重,诚实人会发现为了他人的明天奉献的崇高价值,然后付诸行动,舍弃自己一时的舒适与个人的安宁去迎来他人的乃至社会的幸福、将快乐留给他们,留给明天。
让我们人人都争做高殿上那笔直的房梁,支起一座稳固的宫殿。舍去自己在自然中舒展枝条。拥抱大地的自由,来为人们支起一个遮风挡雨的温馨的家,为了只是把快乐留给他们的明天。
简评:凭什么留给明天?文章就是在这样的叙述中回答了留给明天的条件,较切合题意。但一些例子及表达较欠清晰。
专家确认档次及评分:一类中,基础42+发展12=54分
留给明天
世纪的钟声在敲响,时光老人的脚步匆匆向前。时间的洪流中,洗去了多少平凡,经历了多少变迁与沧桑。
回首昨日,历史的轨迹清晰可见,有苦有哭,有欢有笑;注目今朝,时代巨变,日新月异,美好的蓝图轮廓渐显。那么明天呢?明天会怎样?
也许答案会很复杂,但我的答案是:把希望、祝福留给明天.把美好留给明天!
明天,并不遥远的明天。希望我们留下的是干净的地球、和平的世界、美好的家园。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人们改造着自然的同时也完善着自己。工业的发展急剧吞噬着地球上有限的资源,石油在消耗,煤炭在挖掘。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废弃物污染,令人触目惊心,天空在哭泣、海洋在呻吟。也许会有人说,以后(随着)科技进步这些都会改变的,但这只是也许,谁知道地球会不会提前惩罚人类呢?还是让我们现在就多一些努力多一些改变,给子孙后代(,)给明天,留下蓝天白云,留下青山绿水,留下一个完整的地球。
步入新世纪,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在信任的眼光中,世界已变得相对和平。但是世界上仍有部分地区战火不断,形势紧张。巴以冲突、台海局势、非洲小国的动乱,这一切都提示着人们世界还未和平,依然有人们经历着枪声炮响、血雨腥风。人类已经经历了太多的苦难,生命正在呐喊——拒绝战争。而我们,应该携起手来,不分国家民族,不分肤色信仰,消除隔膜与误解,留给明天一个和平宁静的世界。
毅然走人大山深处支教的徐本禹,在2004年感动了许多人。放弃了大城市中优厚的待遇,他选择了在山区传播知识,为贫瘠的心灵撒下知识的种子。他牺牲了自己的现在,但他把希望留给了明天,留给了将来。
舍身救人的李学生,为了幼童的安全,不顾火车驶来,救下了五岁的男孩,但他却被火车撞死。他把孩子的未来留给了明天,也把自己的精神留在了人们心中。
世界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将来。什么能留给明天根值得我们思考。
我想,应该把美好留给明天。
愿明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简评:本文夹叙夹议,从环境、和平等问题来呼吁人们应该有自律意识,把美好留给明天,符合题意。但表达缺乏自己的语言。
专家确认档次及评分:一类下,基础40+发展12=52分。
留给明天
石油,是木头经过上万年才得出的产物。 现在的大城市基本是以工业为主,拿天津来讲,人们生活水平偏高,生活富裕,马路上的汽车也是一种很普通的交通工具了,所以石油的消耗量也越来越多。有位科学家预计,500年以后,石油将全部用完,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我们子孙的生活,就回到了远古时代。
我认为,我们不能光顾自己,也要为未来想一想。有人说:“人生在世几十年,还不让我享受一下。浪费点东西又算什么。”这种观点极不可取,现在人口越来越多,资源越来越少,总有一天,地球上的资源会用完的,再过几亿年,人类可能会和恐龙一样,灭绝、消失。
中国的严峻形势是水资源紧缺。现在有不少人,是因为没有水而死的;中国有不少地方喝的是黄河水,它是我们的母亲河啊!我们没有保护好它,反而让它受到污染,甚至断流过多少回,母亲河啊!请原谅我们这些不孝的子孙吧!
现在日本,正把大量的树木沉到海底,让它们多年后变成石油、炭,给他们的子孙后代用,我们也应该向他们学习,多给(为)未来想想。其实我们能做到节约和预防污染这二点,就足以为将来留下足够的能源了。
有的人认为,单位的水不花钱,所以把家中的衣服,全部拿到单位去洗,他就不会想想如果大家都向你(他)这样,一点也不节约,那么国家会亏多少水,水价就会日趋上涨,那些穷的地方,就会更用不起水,会有更多的人死在他的脚下,所以,我们要杜绝这种现象。
现在的地球正处于半毁灭状态,森林越来越少,沙漠越来越大;淡水越来越少,污染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资源越来越少。人类是最聪明的一种高级动物,如果真的灭绝了,会不会太可惜了,(?)南极臭氧层越来越小,北极的冰川也快溶(融)化了,不知道人类的明天还有多久。
请大家清醒吧!不要再毁坏我们的家了,记住,你要做的很少,节约能源,防止污染,请你多留下一些东西给我们的后代吧,这也是造福啊!
简评:文章一节约能源,防止污染号召我们大家重视这些问题,基本符合题意,但某些说法具有绝对化,穿凿附会,某些表达也有矫情化之嫌。
专家确认档次及评分:二类中,基础38+发展7=45分。
留给明天
今日事,今日毕。从小的时候就听家长、老师这么说。听得多了,也便听得烦了。我是一个有着叛逆性的女生。对于家长的唠叨总是很不耐烦地听着。听是听了,可是却没听进一个字。
虽然有着强烈的叛逆性格,但是也许是因为年龄小的缘故,我还是很听话的,家长说去东边,决不敢往西边走。老师留的作业更是按时完成,每天都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所以在所有人眼里我是一名标准的好孩子。每个人见了我都会夸奖几句。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12年。我厌倦了这样的生活。只有我自己知道,其实我并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