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屏东中学2014-2015学年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 资源简介:
有22道题,约4630个字,答案是扫描的。
2014——2015学年福州屏东中学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Xiaoyuer7676
(完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39 分)
1. 根据要求作答(5分)
经典的价值,就在于蓦( )然回首间看到灯火阑珊,让人灵感bèng( )发,茅塞( )
顿开,穿越历史的隧道,在时空的对接点上呈现出打动心灵的力量。梦想的价值,就在于它给了我们划破天穹的翅膀,让我们在厂菱的长空中翱翔。正如新采摘的明前茶沏以新汲的清纯山泉,二者相得益zhāng( )。
(1)给下列的加点字注音。(2分)
蓦( )然回首茅塞( )顿开
(2)根据拼音写出下列的字。(2分),
bèng( )发相得益zhāng( )
(3)“阑”字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
2.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位年轻的班主任虽然工作很繁重,但看起来精神矍铄。
B.去年暑假,妈妈领我去了桂林,那里的行云流水,让人感到美不胜收。
C.钱钟书、杨绛老人的善良和正直,对生、老、病、死的透彻豁达,使人获益匪浅。
D.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指责令限期整改。
3. 下列选项申对古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 ) (3分)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花喻雪,联想奇妙,给人的感觉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欣喜和暖意,以此传出作者赏雪时的惊喜之情。
B.“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谪居时间的长久,又表明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运用对偶的修辞,是实写,照应诗歌”行路难”。
D.“衣沾不足借,但便愿无违”二句,抒发感情。表明避开官场的志趣,抒发作者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4、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各题。(12分)
(1) 王湾《次北固山下》的语句“,”蕴含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
(2)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了新旧事物事物不断更替,光明就在前万的诗句是:,。
(3)春夏秋冬是古典诗文长盛不衰的话题。“何当共剪西窗烛,。”是缠
绵的秋思。“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是周敦颐的君子之爱。“感时花溅泪,。”是一城春花道不尽杜甫一生飘零。“山回路转不见
君,。”是岑参雪天送别友人的边塞放歌。
(4)坐观垂钓者,。
(5) 不畏浮云遮望眼,。
(6) ,带月荷锄归。
(7)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5、名著阅读(8分)
(1)罗切斯特开始给简•爱的印象是:、。(2分)
(2)《琐记》——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1分)
(3)《西游记》中乌鸡国国王被的坐骑青毛狮子推入境井内淹死,其鬼魂求告唐僧搭救,悟空从处讨来金丹,救活国王。(2分)
(4)阅读选自名著《水浒传》中的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3分)
“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稻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
这首诗赞美的是哪位好汉?请你用简洁的文字写出一个与他有关的情节。
人物:。
情节:。
6、综合性学习。(7分)
阅读下列材料,作一些思考:
材料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己经发展成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
材料二:随着音像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有关媒体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来代替名著。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对图像的过量摄入,导致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幅下降。不少青少年反映说:“很多时候,心里明明知道怎么说,但就是说不出来。”
(1)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2分)
(2)简要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并提出合理的建议。(3分)
(3)如果就这一问题进行一次采访,请以语文老师为采访对象设计两个问题(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