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00个字。
美猴王
【疑难解析】
1.课文虽是节选,但情节清晰,内容完整。全文按情节的发展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开端:石猴出世。
第二部分(第2、3段)发展:石猴的山间生活及众猴的玩耍,发现瀑布。
第三部分(第4段)高潮和结局:发现洞天,携众搬家,被拥为王。
2.课文详写什么?略写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
甲生:详写美猴成王。
乙生:略写石猴出世。
丙生:这样安排最能表现主题,突出猴王的性格。
3.课文第一段以极其精练的语言写了石猴出世,虽然不是全文重点,但在课文甚至在全书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请谈谈你的看法。
思路:石猴不比其他众猴,是破仙石而出,文章起笔就显得他神异出众,也为后文甚至全书写孙悟空的神通广大、降妖伏魔埋下了伏笔。
4.作者观察入微,成功地刻画了猴子的特征。课文是怎样来表现这些特征的?
文章通过众猴的跳跃、玩耍、跑、爬、抢、夺等动作表现了顽劣、好动、爱闹的共性。通过美猴王争当猴王的一言一行突出了他逞强好胜的特性。
【重点品析】
1.“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猿鹤为伴,糜鹿为群,夜宿石崖,朝游峰洞。”这句从几个方面集中表现石猴哪些特点?
作者分别从行动、饮食、交往、行踪四个方面集体中表现了石猴活泼、机智、灵巧的特点。
2.当众猴玩耍,发现了瀑布却不敢入时,石猴却连声高呼: 作者这么写有何作用?
初步表现石猴的胆量与众不同,体现他逞强和好胜的特点。
3.读课文“好猴”到“也省得受老天之气”一段文字,思考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这段文字先写他跳入泉里,进洞察看,再行出洞,着意写他动作的敏捷、观察的细致。最后向众猴报告洞内所见,赞美这是“安身之处”,提出大家都进去住,这写出了他热爱自
【同步达纲练习】
一、据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看拼音写汉字。
bèng________裂 míng______目 石jié__________
juān________刻 mí________鹿 tāo tāo_____不竭
力juàn____神疲
2.用线条将下列词语与正确的义项搭配起来。
(1)开辟 ①高兴得不能控制自己。
(2)天真地秀,日精月华 ②孔穴。
(3)径 ③直接。
(4)窍 ④开天辟地。
(5)喜不自胜 ⑤天地日月的灵气。
3.古代用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配合纪年,六十组干支字为一个周期,叫一个甲子。
(1)2004年是农历甲申年,请你根据天干地支纪年法预推一下2008年是农历______年。
(2)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举办,请你为奥运会设计一条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好猴!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眼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又上桥头再看,却似人家住处一般,好个所在。看罢多时,跳过桥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石猴喜不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