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之诗歌鉴赏专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素材 / 中考专题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4/11/4 22:04:2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680个字。

  中考语文之诗歌鉴赏专题练习2014、11、4
  诗歌内容庞杂,为了化繁为简,便于把握、理解和记忆,我们给诗歌按内容分类梳理。诗词曲大致分为5类,即:①描绘自然山川美景,田园风光,赞美祖国河山,热爱自然;②表达报效祖国的抱负,抒发壮志未酬的情怀;③表达思念故乡、思念友人的情愁别绪;④抒发伤时惆怅、表达志趣心境;⑤揭露剥削阶级的横征暴敛,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遭遇。
  诗词是情感的产物,诗人的情感往往借助景、物来表达,这时的景和物成了诗人思想感情的载体,这就是意象。欣赏时要通过领悟诗歌意象的寓意,把握诗歌的内容、感知诗人的情感,从而进入诗词的意境,领会诗词的主旨。
  考试时有可能考表现手法,有可能考修辞手法。初中学生对古诗词的表达技巧了解的不多,因此,首先要掌握一些基本术语,了解常见的古诗词艺术手法,为古诗词的鉴赏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一)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①借景抒情;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③用典抒情)
  (二) 表现手法:1、衬托;2、虚实相生,动静结合;3、对比4、托物言志5、侧面烘托6、以声衬静等。
  7、借景抒情8、寓情于景,情景交融9、运用典故10、以物喻人
  (三)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偶、夸张、设问等。
  (四) 描写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五)观察角度:平视、俯视、仰视
  诗歌鉴赏方法点拨:
  1、从分析诗词题目入手。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题目有时能揭示诗词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所以可以作为诗词解读的切入口。认真分析诗词的题目会给我们整体把握内容提供一些重要的提示。例如《送友人》、《四块玉•别情》、《诉衷情》、《望洞庭湖送张丞相》、《水仙子•咏江南》等,从标题即可以感知诗词内容和感情基调。
  2、从作者的背景入手。了解一些诗人(词人)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个人境遇。例如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陆游等重要诗人词人,尤其应该熟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