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导学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1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4/10/8 14:50:5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850字。

  课题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第一教时) 课时 课型 主备人
    2课时 新授 陈照新
  导学目标 1
  导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诗词中出现的优美、精炼词句的把握。熟读、背诵诗词。
  难点:对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把握。对诗人创作手法的理解与把握。
  教师活动内容及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及方式
  预习提纲
  阅读《十五夜望月》及《我的思念是圆的》两首诗
  了解作者,阅读诗歌,弄懂诗歌的大意
  学生根据预习提纲进行自主学习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可知道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意识中,一年中哪一夜的月是最圆最亮的呢?哪些同学愿意为大家描绘在中秋夜所欣赏到的月景呢?诗人眼中的中秋月又是怎样的呢?诗人在中秋月圆之夜又想到了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①作者简介:王建(约767-约830),唐代诗人,曾任陕州司马,有《王司马集》。出身寒微。大历十年进士。曾作过县尉、县丞、司马一类的小官,又从军到边塞,晚年退居今陕西西安市。 学生倾听并交流
  1、介绍作者。
  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将海澄。浙江省金华县畈田将村人。他的第一本诗集《大堰河》1936年在上海出版。
  《我的思念是圆的》,写于1983年9月21日,是作者艾青晚期的作品。由于经历了太多的飘零磨难,“文革”结束后,原本在艾青心中比较淡漠的亲情变得浓郁起来。这首诗正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感触。
  二、明确目标 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听读、欣赏,初步理解课文
  《十五夜望月》1、老师范读课文,或播放朗读带,学生仔细听。
  2、“秋思”一词具体含义指什么?
  答:课文注释③: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3、“地白”在文中是何意?由此你想到了谁的一句诗?
  答:指月光满地。《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4、“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一词能换成“在”吗?谈谈你的理解。
  《我的思念是圆的》
  题目的意思是什么?
  1.诗人问:“在这样的夜晚/会想起什么?”请问,你会想起什么?
  2.“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透过这一句,你能感受到作者的内心感情吗?
  3.你认为“我的思念是圆的”这一句写得好吗?谈谈你的理解。
  4.艾青在这首诗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学生放声朗读,初步理解诗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