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6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4/9/7 9:46:0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150字。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材分析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节选自丁肇中的一份报告,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作者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自己对中西方教育的深刻认识,从传统教育入手,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分析实验精神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提出我们应该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敢于怀疑求真,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本文思路灵活有序,深入浅出,语言通俗易懂、平实严谨,灵活地运用各种论证方法,娓娓道来亲切有味,现身说法少说教气,给人很多启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格物致知、彷徨、袖手旁观、修身、齐家、诚意、正心”等词语。
  2.了解丁肇中,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能力目标
  1.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抓住过渡段、关键句、关键词等,理解作者观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深刻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含义。
  2.学习本文“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及效果。
  突破方法: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努力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初步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标出论证方法,体验论证效果。勾画不懂的地方提出质疑,先小组交流,解决不了的问题,师生再共同探讨交流解决。
  难点
  1.理解树立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现实意义。
  2.引导学生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做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人。
  突破方法:设计语文活动:格物致知离你并不遥远。重读《绿色蝈蝈》,回忆《昆虫记》的内容,并结合《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两篇文章,亮出你的观点。不要让学生觉得格物致知精神离我们很遥远,法布尔观察绿色蝈蝈那么亲切,离我们那么近。让学生在体验法布尔的科学探究精神的同时,也树立信心:格物致知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积极地观察探究实验,你也能成为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人。
  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思维,启迪学生实地考察、动手实验的重要性,和作者倡导的格物致知精神吻合。
  2.对话讨论。通过对话理清思路,明确论证方法。质疑交流难理解的问题。
  3.语文活动。设计语文活动突破难点,让学生一方面体验法布尔的科学探究精神,也树立信心:格物致知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积极地观察探究实验,你也能成为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人。锻炼学生搜索论据资料的能力、写小议论文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考试都得近百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