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篇,约8800字。
让传统节日展现民族文化底蕴(罗虎)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花圃中的奇葩。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感情,浓缩了华夏人最深沉的敬畏和感动,吸收了民族文化中最持久的光华。我们的节日丰富多彩而气势弘阔。有庆祝的节日,如春节,如元宵;有纪念的节日,如寒食、如端午;有祭祀的节日,如清明,如中元;还有七夕,还有中秋,还有重九,多少风流蕴藉,渊雅深沉。它们承载着我们浓厚的感情,对亲人、对先贤的纪念,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感悟,这里面,有人生的境界,有宇宙的精神。中国古典文学和艺术,能有多少不和这些节日联系在一起呢,“清明时节雨”、“中秋月中桂”、“九月新菊枝”,文人的风流儒雅全展现在这里,美的眼睛,在这些节日中最明亮;涌动的情思,在这里最易转化成诗句。“月落蓬壶灿烂灯”啊,平民的快乐、天下的升平,全萃集在节日中。一幅《清明上河图》,古今独步,多少西方的画家标榜舍弃神、关注人,哪知道我们的画家早已对市井百姓关注得这样深沉,而这,在节日的香火中,更加动人。
让传统节日展现民族文化底蕴。 我们的春联,该写得更深沉一些吧;我们的锣鼓,该
敲得更响亮一些吧;我们的花灯,该更有艺术性一些吧;我们的灯笼,该更红更大一些吧;我们的赛龙舟,让它更热闹一些吧;饺子、粽子、月饼、菊花酒啊,怎么不能招徕更多的人呢;重九的山上,岂能没有行吟的诗客;中秋的桂花树下,哪能看不见清亮的眼睛凝望明月?
学生中闹腾着“洋节”呢!圣诞贺卡多了、愚人节的玩笑多了、情人节的玫瑰更走俏了——这并非坏事情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盛唐之所以为盛唐,离不开波斯的乐舞 ,天竺的梵吹 ,我们现在也多少算得盛世了,当有容纳的气度。“洋”节,使人们的生活更丰富了、意识更开放了,而且,可以增进友情、亲情、爱情,可以为我助益。当然,披沙捡金的选择功夫是不能少的;拿来了热闹的形式,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更不能丢弃,否则,就是拾人糟粕了。最重要的是,我们还得给它加进独特的中华魅力、中华深度,这样才真叫有气度嘛。
打一比方,好比一个檀香木宝盒,可以装下西洋的珐琅器、石英座钟,却不可刷上油漆,否则,就闻不见檀香木之香了;一个文明古国,也不能让自己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的香泽掩没在西方的工业油漆中。
让传统节日这一国粹展现民族文化底蕴,吸纳“洋节”文化的精华,让中华的气息弥漫在世界文化的大观园中,中国以此方得卓荦独出,才能不失了根,才能成其为真正的泱泱中华。
人生长廊(沈学印)
人生
人生犹如应时的雨季。
春雨之时,那是最可爱动听的,轻轻柔柔,细细长长,潇潇洒洒,温温雅雅。
秋雨则不一样了,淅淅沥沥,缠缠绵绵,凄凄楚楚,散着阵阵凉意,发出些许寒气。
人生,或许也是这样,总会有风起风落,云卷云舒,雨骤雨狂,雨柔雨顺的时候。而我们则应该直面人生,审时度势,学会去接受,去洗礼。有风,笑傲春秋迎上去;有雨,勇敢地尽享其滋润的恩泽。温柔娇顺时,渔舟唱晚,风雨共济。呼啸狂泻时,水乳交融,与时俱进。
人生,有了雨季才叫风雨人生。
有雨季的人生,我喜欢。
过程
人的一生只不过是一个短暂的过程,而生命的最高质量则活出一个好心情。
人在一生的过程中,要活得健健康康,开开心心,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生命的质量是人的精神支柱,它支撑着人生一切。生命过程中的质量是人生全部的也是唯一的“1”,只有拥有这个“1”,才能具有其他的那些用“0”来代表的物质享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