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小题,约7916字。
溧水县2004~2005年度初三调研测试
语 文 试 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一) (二) (三) (四)
得分
一 积累•运用(22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①剔除 ( ) ②悲怆( )③获益fěi 浅 ④根深dì 固
2.运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①子曰:“ ,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③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吴均《与朱元思书》)
⑤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艾青《我爱这土地》)
⑦ ,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⑧毕业在即,我们一边继续奋斗,一边也向同学写下临别赠言。我们初中阶段学习了不少赠别诗,请选择你最喜欢的完整的一句诗,送给临别的好友。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思考题(5分)
①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②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人们发自肺腑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与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精神与情感的结晶。③她计录历史,也憧憬未来。④步入她那神圣的殿堂,你可以随着梁山英雄去伸张正义;与鲁滨孙一道游历大人国小人国想像世界;从保尔身上,你可以看到英雄的成长;而简•爱的生活则告诉我们捍卫尊严是一种美丽……⑤大量阅读文学佳作,不仅能丰富我们的情感,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还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
⑴这段文字第①句中有一个标点运用不恰当,应将 改为 。
⑵第②句与第⑤句中均的语病,请将错处划出,并在下面横线上修改:
第②句
第⑤句
⑶第③句中有一个错别字,应将 改为 。
⑷第④句中有一项表述与《语文课程标准》推荐某部文学名著的内容有冲突,应将
修改为 。
4.江南中学初三(6)班的同学在组织“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这一综合性学习时收集到下列图案:依次是秦朝半两钱、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与中国农业银行的徽标。他们进行了一番探究,知道了秦半两钱外圆内方取义天圆地方之意,它在钱币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你的知识积累,请继续探究下图各枚徽标所透露的信息,完成下面两小题。(5分)
⑴你能探究出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与农业银行的徽标流露出的共同信息是什么吗?(2分)
⑵对待金钱,人们众说纷纭。你认为怎样对待金钱才是可取的,说出你的见解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