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八年级(上)语文提纲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初中素材 / 八年级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12/22 21:34:5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7200个字。

  泉州实验中学2015届八年级(上)语文提纲答案
  第一单元
  班级座号姓名
  1、《巴东三峡》
  一、 掌握字词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浣huàn妆夔kui     滟yàn澦yù堆狭xiá小玲líng珑调tiáo和袅niǎo袅
  群山万hè(壑)níng(凝)望 古hè(褐)苍苍 
  二、 文体知识、文学常识
  (一) 文体知识
  游记:是散文的一种,以轻快的笔调,生动的描写、记叙旅途中的见闻。游记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诡异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笔轻松,描写生动,记述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受。游踪、景观、情感是游记的三大基本要素。
  由于作者立足点(又称观察点)不同,写景有两种不同的写法:移步换景和定点观察。定点观察的特点是立足点固定不变,描写的景物可以变换,也可以不变换。这适用于一个相对稳定、静止的风景画面。移步换景的特点是立足点不断变化,描写的对象也不断变化的。这适用于表现不同空间位置的景物画面。
  (二) 文学常识
  刘大杰(1904-1977)现代学者、作家、翻译家。湖南岳阳人。1925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研究院,博览世界名著,撰《支那儿女》、《昨日之花》等作品。回国后,历任安徽大学教授、四川大学中文系主任、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大东书局编辑。新中国建立后,任复旦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代主任、全国文联常委、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副主任。代表作《中国文学发展史》颇受赞誉,还著有《魏晋人物思想论》、《红楼梦思想与人物》、《德国文学概论》等。
  三、 课文篇章结构
  游踪:由宜昌到重庆,逆流而上游览三峡。
  第一部分:(1)总写三峡的奇伟景象及作者的感受。
  第二部分:(3-9)作者游三峡的所见所感 
  第三部分:(10)游完三峡,总结全文。            
  四、主题思想
  《巴东三峡》:被誉为“山水画廊“的三峡是万里长江上游最为雄伟壮丽的峡谷。作者详细地介绍了行船经三峡时沿途所见到的无比雄伟奇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与喜爱。本文有景有情,是一篇情文并茂的游记。
  五、写作特点
  (1)本篇游记是以作者船行游踪为线索,依次记叙、描写景物,次序井然。
  文中开始先总述,然后逆江而上,分别记叙、描写西陵峡、巫峡、瞿塘峡。记叙最长的西陵峡时,分四段介绍,条理清楚。另外,三峡景物很多,作者并没有面面俱到,而是选择最有特色的方面加以详述,全篇文章详略得当,次序井然。
  (2)抓住景物特色,有详有略。
  长江三峡,山势之高低、水势之急缓、景物之特色各不相同,作者介绍时言简意赅,抓住了要领。西陵峡四段,着重写山、水的特点;巫峡,则着重描写其山水的奇险、美丽,同时写闻名遐迩的巫山云雨。瞿塘峡,不仅介绍了山势与水势,而且侧重记叙了两岸的人文景观,丰富了山川景物的历史文化内涵
  (3)本文采用多种手法描写景物,生动形象。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