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10/31 15:34:2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5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250个字。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作者的观点。
  2、理清文章脉络,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3、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4、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教学重点    
  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探究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鄱阳湖口有座石钟山,下临深潭。关于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众说不一,但都不能令人信服。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一天晚间,苏轼和儿子苏迈乘坐小船来到石钟山的绝壁下面,只听水上不停地发出叮咚的声音。苏轼仔细观察,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微波流入,冲荡撞击,便形成这种声音,又发现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中心,它的中间是空的,有很多窟窿,风浪吞吐,发出镗嗒的声音,与刚才叮咚的声音互相应和,如同歌钟演奏一样。至此,苏轼探求到了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
  请根据以上故事,发表你的看法或提出一个观点?
  以上观点与丁肇中这篇课文中的哪一个词语的意思是一致的?
  二、学习课文
  (一)明确中心论点。
  1、询问预习情况,画出自然段。
  2、朗读课文,根据观点的内涵。提问:这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作者在文中表达了许多的观点,请同学们将作者漫谈的观点找出来,做上记号。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