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诗歌鉴赏练习(写景抒情诗与边塞征战诗)3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4/21 3:56: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7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写景抒情诗鉴赏训练
阅读下面写景抒情诗,完成以下题目。
              一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这首诗,有一个字可以作为贯穿全诗的线索,你认为是哪一个字?
答:                                       
2.这首诗的一开始其实已经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这种感情用诗中的一个字来概括,就是     字,诗人在“山行”过程的描写中,和这种感情互相呼应的字是     。
3.从诗中对景物的描写来看,简单说说这首诗的立足点和写景的方法的特点。
答:                                       
                                           
4、这首诗在写景过程中处处流露山欣喜愉悦的感情,试分析结尾—联“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的描写,是如何表现山这种感情的。(不超过25字。)
答:                                       
                                           
            二 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韩元吉
倚天绝壁,直下三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注:采石:即“采石矶”,在安徽当涂县西北。南宋时宋金交界的军事重地。1161年,金兵南侵,宋军曾在此地大败金兵,可是后来依然以签订屈辱和约而暂得停战。
1.词的开头、结尾都描写了景物,开头的景物的特点是 ,而结尾景物的特点是   
          。
2.上阕的结尾书写了作者自己“愁与恨,几时极”的感情,这种“愁与恨”,具体是指的是什么内容?
答:                                       
3. 下阕开头的“酒阑闻塞笛”是实写还是虚写?作者为什么会“闻塞笛”?
答:                                       
                                           
4.词写到结尾“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作者问而不答,却以写景作结,试分析这个景物描写包含了什么意义?
答:                                       
                                           
              三 春山夜月 于史良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1. 这首诗如用诗中一个字来概括作者对景物的感受,这个字是        。
2.诗中的颔联“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如果忽略平仄、音韵不计,把“掬”字换成“舀”字,把“弄”字换成“闻”字,效果有什么不同?
答: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