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教案2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2/21 11:23:3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1220个字。

  《雪》
  zzggcc197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情况及散文诗的一般特点。
  2.能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初步感知全文。
  3.理解江南雪与朔方雪各自的特点及作者对两者的不同态度。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品味江南雪与朔方雪各自的特点。
  2.通过比较,感受作者对两者的不同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鲁迅先生的审美情趣,体会作品中闪现出的理想光芒和对生活的热爱。
  【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文中的两幅雪景图,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比较两幅雪景,理解江南雪与朔方雪各自的特点及作者对两者的不同态度。
  突破方法:
  (1)教师注意营造出一种氛围,让学生能很快进入“雪”的世界。通过引导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初步感受两幅雪景图的不同,理清文章的内容并体会作者所寄予的不同情感。
  (2)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品味江南雪与朔方雪各自的特点。通过比较赏析,体味两幅雪景的不同之处,探究作者对两幅雪景的不同态度。
  【教法与学法导航】
  教法导航:情境导入法、补充法、引导法、品读法、探究法等。
  学法导航:朗读法、品味法、讨论法、比较法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资料,了解鲁迅的生平创作及文章的写作背景。
  2. 搜集南方、北方雪的图片及鲁迅、《野草》、散文诗等资料;
  3.努力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积极寻找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4.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查找鲁迅及文章背景的相关资料。
  2.朗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3.搜集课内外有关“雪”的佳句妙词,准备课上交流。
  【教学过程】
  (课间播放歌曲《你那里下雪了吗》,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一、情境导入:
  听着优美的歌曲,我仿佛回到了洁白无瑕、雪花飞舞的浪漫冬季。你的心间中是否也洒落了片片雪花?从古到今有多少文人赞过雪花,有多少称赞雪花的诗句名垂千古,谁能说出关于雪的诗句呢?
  (生答示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雪”,洁白的自然之物,是纯洁与刚毅的象征,因此,它成了古今中外名人竞相吟咏的对象。今天我们来欣赏著名作家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雪》。
  二、其人其诗:
  1.同学们根据课前预习先在小组内交流有关鲁迅及其文章背景的资料,准备展示自己的风采。
  学生讨论交流后,明确:
  本文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1925年初的中国,南方各省革命运动蓬勃发展,而北方则被封建军阀盘踞。此时居住在北京的鲁迅在黑暗的现实和酷冷的季节中用他犀利的文字顽强地斗争着,《雪》就是这样一篇表面上是自然景观的描述,实际上反映他内心世界斗争的力作。
  2.简介《野草》及散文诗(借助多媒体字幕)
  《野草》创作时,正是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命政变后,白色恐怖非常严重的时期,现实的环境异常地严酷。在这部散文诗集中,鲁迅表现了他对黑暗势力的反抗和斗争,也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和光明未来的憧憬与追求,热烈赞颂现实中叛逆、不屈服的勇士。《野草》共收录了鲁迅的散文诗23篇,是1924年9月至1926年4月在北京所作。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