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导学案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1/21 16:12:0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810个字。

  21、《风筝》导学案
  设计:老骥伏枥
  【学习目标】
  1、了解并掌握鲁迅及其重要作品。
  2、根据语境,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3、让学生体会、珍惜家庭亲情,学习自省精神。
  【学习重点】
  品味关键语句的含义,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难点】
  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自主预习案】
  一、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
  二、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圈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给划线字注音:
  丫杈(    )  模样(   )  憔悴(    )  什物(     )  惊惶(   )
  瑟缩(    )  伶仃(   )  惩罚(    )  虐杀(     ) 
  解释词语:伶仃憔悴嫌恶笑柄可鄙惊惶瑟缩苦心孤诣
  三、试着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从文中画出描写小兄弟观望他人放风筝的语句,分析作者刻画了一个怎样的
  儿童形象?对弟弟流露出怎样的感情?
  五、对风筝,“我”和弟弟分别是怎样的态度?课文中是如何描写“我”毁坏弟
  弟风筝的?对“我”的描写,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课内探究案】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亲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温馨和美的亲情动人心弦,感人至深;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同样也真挚深沉,令人难忘。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鲁迅的《风筝》感受那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见上文)
  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听读课文,概括内容。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看看本文写“我”回忆了有关《风筝》的什么故事?要求边听边用一段话来概括课文的内容。师范读。
  如:课文记叙了“我”()了弟弟的(),后来我知道自己(),准备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却(),我的心只得()。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