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歌会》导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1/15 10:16:3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8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490个字。

  16.《云南的歌会》导学案
  设计:老骥伏枥
  【学习目标】
  1.学习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
  2.朗读、揣摩、品味文章语言,感受文章浓郁的乡土气息。
  3.探寻并领略民族风情,热爱民俗文化。
  【学习重点】
  赏析文中生动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
  【学习难点】
  品味文中细腻、优美的语言。
  【自主预习案】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蹲(      )踞(     )           酬(     )和(    )             熹(     )微
  龙吟凤哕(       )      迤(       )西柞(       )木箍(     ) 桶
  忌讳(      )       譬(      )喻
  2、解释词语:
  蹲踞:
  酬和:
  譬喻:
  熹微:
  即物起兴:
  引经据典:
  悠游自在:
  龙吟凤哕:
  生面别开:
  3、简介作者沈从文:
  【课内探究案】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互相问答,游戏传情。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涵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自然引发了作者浓厚的兴趣与由衷的赞赏。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感知歌会: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思考:
  作者在什么地方写了哪三种形式的歌会?并说说理由。(用四字短语回答)
  2、文中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这三个场合在描写手法上有何不同?
  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问题探究,分析人物刻画方法
  1、在三种不同形式的歌会中,作者分别写了哪三种人?
  2、在三个歌会中,作者重点刻画这三种人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