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wps
  • 资源大小: 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3/25 9:41: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4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2.短文两篇所说明的研究成果。
  3.短文的行文顺序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目标
  1.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像,合乎逻辑的分析、求证。
  2.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3.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
  难点: 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满足他们的表达欲,活跃学习气氛。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借阅科普读物,从中找出与本文内容相关的科学知识,大家共同学习研讨。
  学生对一些自然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说明产生这种看法的依据。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大陆漂移图示的同时,介绍“大陆漂移假说”产生的故事:1912年的一天,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因病躺在床上。当他把目光移到墙上那张已看过千百遍的世界地图上时,突然产生了一个新奇的想法:为什么地图上南美洲巴西亚马孙河口突出的一块大陆,同非洲喀麦隆海岸凹陷进去的部分,形状竟会如此相似?为什么沿北美洲的东海岸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凹形地带,与欧洲西海岸到非洲西海岸的凸形大陆,竟会如此吻合呢?难道这几块大陆原来曾连在一起,后来才分离开来的吗?
  魏格纳被这个奇妙的想法激动得几天没有睡好觉。他把地图上所有的陆块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它们的海岸线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后来,他经过多方面的研究、求证,大胆地提出了轰动世界科学的著名学说——大陆漂移假说。
  那么“恐龙无处不有”与大陆漂移假说有什么关系呢?
  (一)明确目标
  1.理解“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科学观点。
  2.把握“恐龙无处不在”印证大陆漂移假说的说明顺序和方法。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研讨以下问题:
  1.“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2.“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
  3.你怎么看待科学家们的推断?
  讨论明确:
  1.1986年在南极发现鸟臀目恐龙。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因而“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之说成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