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教学实录
- 资源简介:
约7280个字。
《五柳先生传》教学实录
执教:虞芳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晋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请大家将书本打开,一起读课文。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字正腔圆,但是老师总觉得少了那么一点味道,你们觉得少了什么味道呢?
生:我觉得少了闲适自得的味道。
师:怎么能读出闲适自得的味道来呢?
生:我认为应该多读课文,了解他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气质。
师:知其人才能读其文,请坐。这篇文章要读出闲适自得的味道,老师觉得有这样几个方法:一是读好四字短语的节拍,文章中有许多四字短语,读的时候中间注意一下停顿和延长,比如“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大家试一试好不好?
(生自读)
师:第二个注意点,有些句子的结尾要处理一些拖音,比如“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宴如——也”,味道就出来了。我们看一看,还有哪些句子也可以读拖音的?
生: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师:这个同学很聪明,我们朗读的时候节奏不要快。大家齐读。
(生齐读)
师:同学们的悟性真高,这一遍就读出了味道。接下来我们继续理解课文,请同学们先看一下这些词语的含义:
(屏显)
亲旧知其如此曾不吝情去留
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
因以为号焉亦不详其姓字
短褐穿结好读书,不求甚解
生:“旧”这里是旧交、旧友。
生:“曾不吝情去留”的“去”是“离开”。
师:现在呢?
生:到某个地方。
生:“或置酒而招之”的“或”在这里是“有时”。
师:现在的“或”呢?
生:或者。
生:“造饮辄尽”的“造”意思是“往、到”,现在的意思是“制造”。
师:“制造”,请坐。
生:“因以为号焉”“以为”是“以之为”。
师:真不简单,把省略的部分补足了。“以之为”是什么意思呢?
生:用什么东西作为。
师:对吗?宅边有五棵柳树,把这五棵柳树作为自己的号,是“用”还是“把”?
生:把。
师:也就是“把……作为”,现在是什么意思?
生:认为。
生:“亦不详其姓字”的“详”是详细地知道。
师:“详”就是知道的意思,而现在的“详”是“详细”。谢谢!请坐。请这位女同学来说说。
生:“短褐穿结”的“穿结”是衣服的补丁。
师:哪一个词是补丁?
生:“结”是“补丁”。
师:好读书,不求甚解?
生:最后一句的“不求甚解”就是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师:现在我如果表扬你,说你读书不求甚解,你高兴吗?
生:不高兴。现在可能是读书不严谨的意思吧。
师:读书浮光掠影,请坐。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组词语有一个共同点?
生:我认为应该是古今异义。
师:我们把这八个古今异义词弄清楚了,就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这篇课文的内容。下面我们了解古今异义的知识。
(屏显)
古今异义指一个词语在文言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与在现代汉语中意思不同的现象。
这种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
语言的演变有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