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中2011-2012-2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资源简介:
有26道题,约5550个字。
天津一中2011-2012-2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第Ⅰ卷(共33分)
(本部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18分)
1.下列每组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字帖/军帖鲜为人知/数见不鲜祈祷/歧路磅礴/滂沱
B.蛋壳/地壳面颊/夹道欢迎强迫/强占哺育/花圃
C.殷红/殷切场院/一场透雨迫害/叵测迸发/牛蒡
D.参与/ 赠与泾渭分明/一本正经模样/模仿叱咤/炽热
2.下列词语的字形、注音及释义都无误的一项是()
A.人声顶沸深邃(suì,深远)锋芒必露谰言(lán没有根据的)
B.锲而不舍(qiè)人迹罕至(稀少)讪笑(shàn)家喻(明白,知道)户晓
C.郦歌(lí 告别的歌)污秽(suì)秘不透风一拍既合(jì 就)
D.确凿(zuò)高潮迭起(屡次)来势汹汹迥(jiǒng完全)乎不同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组是()
A.如果“台独分子”铤而走险,胆敢制造“台独”重大事件,那么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无疑会受到重大影响。
B.眉山多风光,绿树葱茏的瓦屋山、神奇美妙的老峨山、碧波万顷的黑龙潭……令人目不窥园,流连忘返。
C.诸葛亮一生可以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概括。
D.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被公然拍卖,大家义愤填膺。
4.选出与“红花绿叶”中的“绿”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A.春回大地群山绿B.春风又绿江南岸
C.一汪绿水慰平生D.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三年前,电脑上网对人们可能是陌生的,但对今天的小学生都是很熟悉的了。
B.记者近日获悉,清华招考艺术特长生全国“50选1”,本市一中学生获认定。
C.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而且能丰富人的感情。
D.江南药业集团采取积极有效的节水措施,用水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三倍。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A.《诗》《书》《礼》《易》《春秋》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一般合称之为“五经”。
B.《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风筝》《藤野先生》都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D.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小说都是在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所以为了真实亲切,小说常常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比如《童年》中的“阿廖沙”就是高尔基的小名,《最后一课》中的“小弗朗士”也是作者本人。
7.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①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②父利其然也③泯然众人矣
④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⑤自是指物作诗立就⑥双兔傍地走
A.①⑥B.②⑤C.③④D.⑤⑥
8.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卒之为众人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不能称前时之闻蒙乃始就学
C.父利其然也D.其诗以养父母为意
泯然众人矣以丛草为林
9.下列对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译文: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
B.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文: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纷纷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时还花钱求仲永题诗。
C.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译文: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
D.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译文: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