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课系列(三)
“发挥想象”教案
江西省婺源县段莘中学 汪连红
教学构想
一、目标构想:授之以渔。通过教学使学生在现实的基础上学会联想、善于想象,心游万仞而神达八极。
二、思路构想:范例分析→方法指导→现场训练
三、方法构想:范文片段 —— 感性材料具体化;
分析概括 —— 理论指导简明化;
课堂练笔 —— 训练层次条理化。
四、课时安排:视具体情况,可安排两个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破题
同学们,我们曾学过《盘古开天辟地》这篇文章,作者那瑰丽而奇特的想象深深地震撼了我们:声音变成雷霆,血液变成江河,筋脉变成道路,肌肉变成田土……多么富有神奇色彩的语句啊!是的,没有想象,句子是苍白的;没有想象,内容是贫瘠的。那么,如何培养我们的想象力呢?这节课大家一起来就这方面的内容作一点探讨。
板书课题:发挥想象
二、写作指导
【一】 提高联想、想象能力的主要方法
1、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沁园春•雪》这首词。作者由北国风光入手,想到长城内外、大河上下,想到山舞、想到原驰,想到晴日之后的红妆素裹,并由此进一步展开联想,想到为之折腰的千古英雄豪杰。通贯古今,气势磅礴,让读者跟着他去驰骋想象,思路十分开阔。
而同学们在写作实践中则往往只拘泥于眼前景物的描写,较为死板。若能由此展开联想,将与景物有关的人、事、物组合起来,就会使文章纵横驰骋,开阖自如,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结论A:从相关点来思考事物的联系
现场构思:下面请同学们试着就《……漫步》一题进行构思。
范例:《河边漫步》——
① 水波荡漾→山河美丽→热爱自然→维护生态平衡。
② 一叶扁舟→渔民辛劳→崇尚劳动→珍惜劳动果实。
③ 滴水易干→众筷难折→团结就是力量→增强民族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