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造人》教学设计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2/17 17:47:2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280个字。

  人教版七年级(上)
  《女娲造人》教学设计
  单位:广东博文学校姓名:谈会斌
  一、 设计思想
  《女娲造人》是神话故事,是通过丰富的想像与联想的运用来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表现在远古时代人们对人类自身来源的好奇和探索,以及在当时社会生活条件下所作出的极富想象力的解释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二、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想象丰富的神话,作者以大胆新奇的想象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富有人性化的扩写,再现女娲造人的整个过程,使得这个古老的传说充满生活气息。
  三、 学情分析
  1、学生水平差异较大,基础好的学生能很快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主题思想,而基础差的必须要做预习好!
  2、学生学习本文时,可能会遇到的最大问题联想和想象的运用。
  3、学生在遇到难题的时候采用合作,讨论的方法去解决。
  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积累“女娲、澄澈、幽光、灵敏、绵延、神通广大、莽莽榛榛”等词语。
  (2)、了解神话的特点。
  (3)、了解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
  2、能力目标
  (1)、体会想像联想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通过比较,掌握想像的方法和思路。
  (2)、激发学生探究关于人类起源、进化的科学知识的兴趣。
  (3)、学习文章对原有故事的人性化的演绎与扩充,培养改写神话故事的能力。
  3、情感目标
  感受体会文中女娲朴实感人的母亲形象。
  五、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想像联想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通过比较,掌握想像的方法和思路
  2、激发学生探究关于人类起源、进化的科学知识的兴趣
  六、 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教学中采用博文课堂教学模式,预习检测、师生互动、课堂检测等
  七、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
  学生:熟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
  八、 教学过程
  教师指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师生互动
  导入 在奇幻的神话世界里,有隔河相望的牛郎织女,有对月流珠的在岸鲛人……那么,人,是从哪里来的?对这个有趣的话题,今天我们再看看远古时代的人们是如何理解的。 
  采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出示学习目标 
  (屏幕出示)
  全班齐读学习目标  
  检查预习
  1、作者介绍。请一个学生介绍作者,师作补充。
  袁珂,1961年7月生,四川省新繁人,神话学家。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校注》《神话选择百题》《中国神话史》等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