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二中2011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9970字。
淮南二中2011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否则不给分;收卷时,只收答题卷,不收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 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世界城市的主要特征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活动的主要载体。在世界众多的城市中,只有极少数能够成为聚集全球资源、影响全球发展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即世界城市。拥有多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城市,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当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在积极研究自身的定位和发展问题,如香港一直致力于世界城市建设,北京市把“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写进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上海市以成功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契机聚焦世界城市建设。在学术理论界,关于世界城市的研究方兴未艾,认真梳理这些研究成果,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是否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是衡量一个城市是不是世界城市的首要指标。强大的经济实力主要表现在城市生产总值总量大、人均水平高,产业结构合理、先进。它具有发达的第三产业和发展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金融业发达,高端企业发展迅速,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世界城市之所以能够在全球产生巨大影响,不仅在于它的经济总量大,而且在于它的集聚能力强,吸引着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等,从而形成巨大的流量和交易量。其中,流量就是控制力,交易量就是影响力。通常而言,世界城市是大量国内和国际移民的目的地、跨国公司总部和国际组织的聚集地。
强大的国际交往能力也是世界城市的重要特征。一方面,先进、安全、便捷的通讯服务和发达、现代、立体化、可持续的交通体系,是世界城市具有强大国际交往能力的硬件基础;另一方面,多元、开放、大众参与的文化交流活动为世界城市强大的国际交往能力提供了良好的软环境。在世界城市,不仅休闲文化、娱乐文化等广泛普及,而且高雅文化也获得了巨大发展。
准确理解世界城市的内涵,还要把握以下两点:首先,世界城市与国际城市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国际城市是指与世界其他城市之间具有较高经济、政治、文化交往度的国际化、现代化城市;而世界城市是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聚集了世界高端企业总部、高端人才等,是国际活动的聚集地,对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等都具有重要影响。与国际城市不同,世界城市在数量上是相当有限的。
其次,世界城市通常都是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世界城市的形成与其周边城市的发展密不可分,世界城市的影响力也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其所在的城市群,像纽约、伦敦、东京等人们比较认同的世界城市都是如此。比如,纽约与其周边40多个城市共同构成了世界第一大城市群;伦敦周围集中了英国最主要的几个产业城市,是英国产业密集带和经济核心区;东京则是由一都七县组成的首都圈。正是依托于这些城市群,纽约、伦敦、东京才具有巨大的世界影响力。
(选自2011年2月15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世界城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世界城市是能够聚集全球资源、影响全球发展的综合性中心城市,数量相当有限。
B.世界城市就是指与世界其他城市具有较高经济、政治、文化交往度的国际化城市。
C.世界城市是国际活动的聚集地,对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D.世界城市通常都是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它的形成与其周边城市的发展密不可分。
2.关于世界城市的特征,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强大的经济实力,是衡量世界城市的首要指标,主要表现在城市生产总值总量大、人均水平高,产业结构合理、先进。
B.世界城市具有强大的集聚能力,通常而言,是大量国内和国际移民的目的地、跨国公司总部和国际组织的聚集地。
C.强大的国际交往能力也是世界城市的重要特征,休闲文化、娱乐文化等在这里广泛普及,高雅文化也获得巨大发展。
D.拥有多少像纽约、伦敦、东京那样得到认同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城市,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其它城市,也应该像香港、北京、上海等城市一样,定位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促进自身发展。
B.世界城市能产生巨大影响,不仅在于经济总量大、集聚能力强,也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其所在的城市群。
C.依赖先进、安全的通讯服务和发达、立体化、可持续的交通体系,世界城市就有了强大的国际交往能力。
D.世界城市因具有巨大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所以能够吸引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等。
二、(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7题。
竹溪逸民者,幼治经,长诵百家言,造文蔚茂,喜驰骋,声闻烨烨,起荐绅间,意功名可以赤手致。忽抵掌于几,曰:“人生百岁,能几旦暮?所难遂者,适意尔。他尚何恤哉?”乃戴青霞冠,披白鹿裘,不复与尘世接。
所居近大溪,篁竹翛翛然生。当明月高照,水光潋滟,共月争清辉,逸民辄腰短箫,乘小舫,荡漾空明中,箫声挟秋气为豪,直入无际,婉转若龙鸣深泓,绝可听。箫已,逸民扣舷歌曰:“吹玉箫兮弄明月,明月照兮头成雪,头成雪兮将奈何!白沤起兮冲素波!”人见之,叹曰:“是诚世外人也。欲常见且不可得,况狎而近之乎!”
性嗜菊,种之满园,顾视若孩婴。黄花一开,独引觞对酌,日入不倦。人让其留物,怒曰:“举世无知我,知我惟此花尔,一息自怡,尚可谓滞于物耶?”复爱梅。梅朵绿萼微吐,赤脚踏雪中,若温,见辄凝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