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记趣》教学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2/22 19:26:1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880个字。

  《幼时记趣》教学案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词典和教师指导,能初步读懂课文并能正确朗读。
  2.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物外之趣及其中体现的童心。
  3.认识观察与想象、联想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而流利地朗诵课文,能准确地把课文译成现代汉语。
  2.能体会作者在记叙事情的过程中渗透的感情,表现的童年的乐趣。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生回忆童年趣事
  三简介作家作品
  沈复(1763——1807),清代文学家。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苏州人,字三白,以作幕僚、经商为生,能文善画。著有《浮生六记》,这是一部自传体的作品。原书六卷,已逸两卷,现存有《闺房记乐》、《坎坷记愁》、《闲情记趣》、《浪游记快》四卷。
  四指导学生准确而流利地朗读课文
  (1)给粗体字正音
  童稚渺小项为之强鹤唳怡然凹凸土砾壑癞蛤蟆
  (2).句读.句中停顿处做上记号{用斜线标出}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3)生放声朗读,不仅流利,而且正确停顿。
  五结合注释,小组讨论,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要求字字准确落实
  ⑴解释粗体字在句中的意思。
  ①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②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
  ③以虫蚊为兽
  ④鞭数十,驱之别院
  ⑵弄清加点的代词在文中所指代的事物。
  ①必细察其纹理
  ②昂首观之
  ③使其冲烟飞鸣
  ④常蹲其身
  ⑤观之正浓
  ⑥驱之别院
  ⑶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想一想该怎样翻译。
  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②常蹲其身,使与台齐
  ③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④见二虫斗草间。
  六、小结并布置作业
  1.背诵,理解书下的词语。
  2.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二、分析课文
  1.理清文章脉络,本文是按什么结构布局谋篇的?划分段落层次并归纳段意。
  2.文章围绕哪几个字回忆童年趣事的?
  3.本文记叙了幼时哪几件趣事?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4这几件趣事之“趣”是怎样得到的?讨论产生“物外之趣”的原因。
  5这几件趣事可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6癞蛤蟆已捉在手,又打了几十鞭子,想像一下,是什么样的鞭子?癞蛤蟆竟没有死,是为什么? 为什么童年的“我”会觉得很普通的,比起人来很微不足道的草木昆虫是仙鹤、山林野兽和庞然大物呢?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