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江苏省兴化市垛田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1/19 20:33:0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5小题,约7280字。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垛田初级中学期中试卷
  九年级   语文2010.11.10
  出卷人 王益巧   
  (时间 150分钟    分值150分)
  得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8分)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选出(每小题2分)
  题号 1 2 3 4
  答案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栈桥(jiàn)   参差(cī)       精髓(suí)     俨然(yǎn)
  B.铿锵(kēng) 攒聚(cuán)    古刹(chà)     绮丽(qǐ)
  C.琴瑟(sè)     徇蕲(xún)     跌宕(dàng)   窈窕(yáo)
  D.社稷(jì)     寥廓(guò)     作梗(gěn)     隽永(juàn)
  2、下列标点符号错误一项是                                            
  A.这一夜,只觉泉鸣不绝于耳,不知是梦,是醒?
  B.“那末,我们的田也是将本钱来种的,为什么要替他们白当差!为什么要替田主白当差!”  
  C.韩文公的“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更为读书人所向往。
  D.“怎么,没借到?”我觉得这里的老百姓觉悟高,又很开通了,怎么会没有借到呢?我有点惊奇地问。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一部《水浒传》,长篇大论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是写长篇就滥用笔墨。
  B.“亚运会”安保工作是严格的,如果我们稍有松懈,各种安全隐患就会东山再起。
  C.不只语文难学,其实无论哪一科,不经过刻苦努力,都不会一气呵成的。
  D.由于缺乏相当的华夏文化背景知识,外国人翻译中国作品往往会望文生义。
  4、下列加点字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君子好逑(配偶)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    尉果笞广(竹板)
  B.白露未晞 (晒干)   域民(地域)  佣者笑而应曰(表修饰,相当于 “着”)
  C.琴瑟友之(向……表示友爱)  亲戚畔之(同“叛”背叛)  以数谏故(因为)
  D.环而攻之(表顺承,不译)   委而去之(放弃)   怅恨久之(代词,指这件事)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142分)
  二、按要求答题(共28分)
  5、下列词语中共有4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在田字格里。(4分)
  糟蹋    浮想联翩    郑重其事     言简意该       分道扬镳
  打膈    融汇贯通    寸积铢累     如愿以偿       含苞欲放
  恩典    绿阴如盖    一愁莫展     错综复杂       矫揉造作
  改  正        
  6、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0分)
  (1)                  ,其实难副。
  (2)                     ,为民者宣之使言。
  (3)操千曲而知音,                           。
  (4)而现在,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
  (5)竹外桃花三两枝,                              。
  (6)蒹葭凄凄,                     ,所谓伊人,                        。
  (7)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8)《陈涉世家》中陈涉号召动员群众起义的演说中,最能概括农民起义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表现陈涉蔑视权贵、有叛逆精神的名句是                     。
  7、古诗词是可以活用的,《成功》一文中引用的王国维的“境界说”,就是一个著名例子。
  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下面的诗句也可理解为求学和治学的一种境界,请细细体会,用一句话说说你对这种境界的理解。(2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答:                                                                        。  
  8、根据语段内容,在方框内写一句恰当的话。(2分)
  在科学创造方面,我们可以列举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取得成果的年龄:伽利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