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五首》(复习)教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5 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 首联交待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贬地之荒凉,贬时之漫长。痛苦而又孤寂。
2.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做着此时此刻的心情。
用典。写回乡所见,人事俱非,今昔对比,恍如隔世。面对此景诗人百感交集,不胜感慨。
3.颈联写的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原意是表达对现实的愤懑:“沉舟”“病树”自比遭贬;“千帆过”“万木春”则比喻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但这两句诗在客观上饱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充满哲理,或可理解为诗人心胸豁达。
4.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
回应题目,答谢友人并与之共勉,表现诗人虽遭遇挫折而意志不衰,积极乐观的思想境界。
5.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 诗,从题目上看,这是一首 诗。
6.诗中表现诗人坚定意志和乐观精神的语句是 。
赤壁
1. 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
沉沙之折戟
2. 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是相反的结果。
3.“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形象的代表东吴的命运。诗人假设东吴败亡,不写山河破碎,生灵涂炭, 而写二乔入魏,不仅以小见大地说明战争之厉害,而且及其耐人寻味。虽是史论,却赋予具体形象,可见诗人创作之高明,同时,也曲折的表达了诗人有才华而不得意的感慨。
4.前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
前两句是叙事,后两句是议论。由叙事引发议论。
5.诗中的“周郎”是指谁?他与赤壁有关的历史故事是什么?
周瑜 赤壁之战
过零丁洋
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一是读经书入仕途(状元出身),二是骑兵抗元,频繁战斗了四年。
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