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期末测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9小题,约7400字。
苏教七年级语文(下)期末测试题
江苏省大丰市教育局 夏雨
积累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3分)
正宫前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大花园。园内树木花草的栽植别俱匠心,景色优美tián
静,令人心旷神怡。站在正宫前极目远眺,玉带似的人工河上波光línlín,帆影点点,两侧大树参天,郁郁葱葱,绿阴中女神雕塑婷婷而立。近处是两池碧波,沿池的铜雕塑丰姿多态,美不盛收。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远眺( ) 参天(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tián静( ) 波光línlín( )( )
(3)画线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 ( )改为( );( )改为( )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事实上,尽管Octavia明锐在中国正式上市仅两个月的时间,但成为绝对主流车之势已经锐不可当。
B.种种可能、推测,都被一一排除, 失火案变得扑朔迷离,充满玄机,使调查组似乎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C.角色的个性鲜明,是青春励志剧《丑女无敌》最值得欣赏的地方,甚至连配角都栩栩如生,令人难忘。
D.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事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搞好新农村建设一定要立足实际,循序渐进,注重实效。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知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童年的朋友》作者高尔基是俄国伟大的文学家,代表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B.《松树金龟子》作者法布尔是法国昆虫学家、作家。他以毕生精力写成的《昆虫世界》被认为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
C.“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句中“风骚”原为《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这里指文学才华。
D.苏轼于王维的创作中发现了诗与画的完美结合,他说:“味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4.古诗文默写填空。(6分)
(1)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归园田居》)
(2) ,花落黄陵庙里啼。(郑谷《鹧鸪》)
(3)五、六月是收割麦子的季节。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描写割麦者辛苦劳作的诗句:“ , 。”
(4)阎伯理的《黄鹤楼》用“坐窥井邑,俯拍云烟”写登楼远眺城乡景色,崔颢的《黄鹤楼》也写
了登楼远眺的美景,这两句是: , 。
(5)陆游《卜算子•咏梅》一词中“ , ”两句借梅花来写当时政治听险恶和自己孤独之情。
(6)《赵普》一文“ ”具体表现了赵普勤奋学习。
5.名著阅读。(3分)
(1)《西游记》中,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 。(1分)
(2)《西游记》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神魔小说,其中的一些形象如孙悟空、猪八戒和一些妖魔鬼怪都具有多重性,即神性(被神话)、人性(社会性)和物性(自然性)。请你以书中的某一个形象为例,谈谈对这“三性”的认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