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170字。
2010中考语文热点主题阅读与写作方案:读书轶事
热点综述
“腹有诗书气自华”,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却广泛而深远。书籍使我们认识了各个时代的智者,我们通过阅读获取了源源不断的富有启发性的精神养料。读书的故事可以是求学经历,也可以是与看书有关的逸闻趣事、酸甜苦辣等。无论是哪种,我们都应该从中品味出其中的滋味,感悟读书的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读书的故事,每个故事里都有耐人寻味的东西。
“读书故事”的话题作文在考试中也屡见不鲜。如江苏省的中考作文“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谁能说“读书故事”不是“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指出:7-9年级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读书的故事”不就是完成这项语文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吗?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下面的读书故事,细细品味其中的滋味吧!
美文欣赏一
“蹭”书之乐
佚名
我读书有三法:一是买,二是借,三是蹭。
三法之中,买为上。书一经买来,就属自己。属自己的,当然就拥有绝对的自主权、支配权、使用权。啥时想看啥时看,啥时想用啥时用,方便。
借次之。借,有要求,有限制,有压力。有借有还,天经地义,再好的书想匿也是不道德的。在不能买、不想买或买不到的情况下,借当然不失为读的一种好方法。不过借很麻烦:费时,费力,费钱,也费情。
蹭为下。实不得已而为之。所谓蹭者,就是磨也、泡也、搭香边也。因为书是别人的,要么别人看,自己跟着一块看;要么别人不看,自己拿过来瞅两眼;抑或书架上还没有售出的书,今天蹭着看几小时,明天、后天再来蹭看几小时或半天、一天……蹭虽不及买和借那么从容,那么绅士,但在不能买、不想买甚至买不到的情况下,蹭书看,同样可以起到长知识长见识的目的。
我从小生长在农村,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却懂得许许多多“贵学”“勤学”“善学”的道理。打我记事的时候起,他就经常给我讲“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理”等等。在父亲的影响下,我逐渐养成了爱看书、爱学习的习惯。可是小时候我家很穷。准确地说,不光我家,整个国家,整个农村、农民都很穷。老百姓穷得连穿衣吃饭都成问题,哪还有钱来给我们买“闲书”。反正我读到小学四年级了,还没见到一本娃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