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教案4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第 24课 教案
1课时
课题 《大道之行也》
课型: 周次: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 翻译并背诵课文,掌握相关文言词
2. 了解孔子“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3.
4.
5.
6.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掌握重点文言字词
【教学难点】 了解孔子“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课前准备】 查字典解决字词问题
【教学媒体】 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安排
教学过程:一、导入:《桃花源记》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早在战国末年《礼记》中也有相类似的理想社会的画卷。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 二、出示目标 三、整体感知:1、老师范读课文或放录音2、学生朗读并思考:(1)文章可分为几层?三层:第一层,“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这一层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这一层是全文的总括语。 导入新课出示目标放录音 听讲读目标听录音 1分钟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