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指导记叙文阅读指导
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记叙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记叙文既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又包括一般的记叙性文章。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串、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以及一部分书信等。在本章指导大家阅读分析的是包括文学作品在内的广义的记叙文。怎样阅读分析记叙文?
第一,了解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有些记叙文还要注意对环境的分析。分析清楚每个要素的作用,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
第二,分析掌握贯穿全文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以人物为线索,以事件为线索,以行踪为线索,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或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等等。分析线索有助于把握行文的思路和全文的结构。
第三,弄清文章的记叙顺序。常见记叙顺序有三类:一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情节,包括顺叙、倒叙、叙等;二是按空间顺序安排内容;三是按材料不同而分门别类叙述内容。分析记叙的顺序,可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条理、层次,体会不同的叙述方式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第四,分析描写的作用。阅读记叙文要注意研究分析各种描写方法,并理解不同方法对不同主题的表达作用。特别要注意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对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作用,进而分析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
第五,注意分析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文字。议论和抒情均有直接与间接之分,它们都是记叙文中的关键部分,分析它们的作用对把握全文的中心大有助益。
第六,注意分析生动、有力的词语,品味记叙文的语言,特别要注意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在各地中考中,记叙文阅读能力的考查重点主要是:
1.能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分清记叙文的要素、人称、顺序。
2.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明确详写、略写与中心的关系,归纳中心意思。
3.找出重点段落、关键语句、中心句,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理解一些语句的深层合义,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合义。
4。区别认识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几种不同的表达方式,理解其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5。阅读小说,能把握人物的性格,分析描写人物的方众了解故事情节,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6.熟读基本课文,背诵教材中规定的篇或段,能正确默写。
一、词语、句子的理解与分析
口知识概说
读一篇文章,总是先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其表达的思想内容,又在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语言文字的表达作用。可见,要读懂一篇文章,首先必须理解文章的词句,并能分析其表达作用。所以《大纲>规定,初中生要能“读一般的现代文,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能“感受课文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层合义”。具体地说,知识与能力训练点是:
1.能理解词语的本义及在一定上下文中的转化义(引申义或比喻义),还应能确定多音多义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2.能确认词语在一定上下文中的特定的、单一的含义;
3.能确定词语指代的内容;
4.能确认因修辞手法的运用而使词语产生的临时意义及其表达作用;
5.能确认词语、句子的表面意义,以及深层含意和言外之意并能理解其表达的效果;
6.能对文中的词、句的选择、增删、替换、移位、照应等进行比较、辨析,从而揣摩其具体合义及其表达作用和表达效果的变化。
口复习指路
一 如何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这有两种情况。一是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中,常选课外短文(或语段)来考,如果要求解释的词语并未学过,也不必心慌,静下心来,研读上下文,凭借“已知”常常能猜出生词的合义。因为一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