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八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专项训练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八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2/7 20:25:5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0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290字。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专项训练
  综合性学习(一)
  [材料一]网络中心记者郎峰蔚昨日与小记者对话,一问一答之间,小姑娘对“和谐”的理解跃然纸上,“大家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比如说,每天早上大家都是微笑的,爸爸妈妈高高兴兴去上班,我们高高兴兴地去上学,爷爷奶奶高高兴兴地安度晚年……”
  [材料二]《现代汉语词典》对“和谐”的解释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小姑娘没有引用词典里深奥的成人语言,而是用儿童语言表达了成人观点,用形容词解释了名词,用幼稚解释了深奥,用郎峰蔚的感慨来说,“多么简单而透彻的理解呀!”
  1.请你象小记者一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谈谈对“和谐”的理解。
  2.请你写出与“和谐社会”有关的成语及其出处。
  示例:[政通人和]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3.“和谐社会”是有史以来,我国人民特别是文人向往的理想社会。只要留意,便可从诗文、典籍及其传说中,见闻人与人、人与畜禽、人与大自然“贵和”,以及“贵和”的重要性和怎样构建“和谐社会”。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写:“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词中的“鹊”惊、“蝉”鸣、“蛙”鼓,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作者也并列于“鹊”、“蝉”、“蛙”中,好一个众生平和的世界!请你再写出一句古诗                                       
  4.请你按照“自然和则美,生命和则康”仿写一句创建和谐社会的宣传语:
  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请你写出一个“人和”的典故。
  答案示例:1.师生和和融融,夫妻团团圆圆 2.世外桃源 晋、陶渊明《桃花源诗并序》:“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羌管弄晴,菱歌泛夜4.社会和则安,国家和则强 5.将相和
  综合性学习(二)
  [材料一]中广网北京10月12日消息(记者李健飞 郎峰蔚)九岁女孩吴梓曼小心翼翼地把刚刚领到的蓝色十七大记者证挂在胸前,喜不自禁地把它展示给周围的大记者们。
  [材料二]作为一个九岁女孩,吴梓曼最关心的是大人们常说的“减负”。按照她的理解,“减负”就是让她们少上课,多些自己玩耍的时间。
  [材料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体新闻部主任阮虹表示,少年儿童更要了解党的光辉历史、丰功伟绩,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的精神品格,成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小公民。
  1.名词分为“全称”和“简称”。例如“十七大”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简称。请你写出“减负”的全称:                        
  2.请你概括材料一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0字)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