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ppt12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课件 / 必修一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2.12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30 16:00:1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28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同42张,有教案,朗读和练习。
  《劝学》教案
  《劝学》(两课时)
  【学习目标】
  1.准确、熟练地诵读课文,并且能够熟练背诵、准确默写。
  2.初步掌握文中的文言现象,如多义实词、多义虚词(而、于)、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3.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荀子以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围绕中心论点反复论证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多义实词在演变过程中词义引申、扩大、转移、缩小四种现象。
  2.学习难点:领会作者运用多种比喻分三个角度论证论点的技法。
  【知识链接】
  1.荀子是我国古代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2. “劝”的繁体字“勤”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学法指导】
  1、巧用工具书,准确理解文言实、虚词:阅读文言文,要时常使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文中重要的多义词进行查索。一要读准字音、句读,读通文章;二要明确常用词义、用法,准确翻译文句。例如:“学不可以已”中的“已”常见义项有停止;从前;已经;完毕;同“矣”等义项,要对应字典上相应的课内例句翻译掌握。
  2.熟读、勤记、多写:对文言现象的学习要读、写、记并用。
  (1)通假字:明确其含义及字义的变化,尤其要熟知原文中的字形。如:“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中的“知”通“智”;“君子生非异也”中的“生”通“性”。这些通假字在背、默中要尤其注意。
  (2)词类活用:明确词义,掌握常见用法。如:“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的“水”意为“游水”,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3)特殊句式:倒装句。语句的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不一致。较典型的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