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题,约6870字。
河南省南阳市一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命题人:高一备课组考试日期:09.11.18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
间150分钟。
2.将第Ⅰ卷每小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Ⅱ卷答案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只交答
题卡和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委曲求全陈词烂调怂恿惰性
B.以老卖老唉声叹气撩人娇揉
C.锱铢必较因循守旧裨益娥眉
D.皇天后土甘败下风岑寂盘缠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艺人们过去一直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青睐。他们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体味着人间的冷暖。
B.对偶尔失足的青年,应耐心教育、热情帮助,而不要歧视他们,这不利于他们改正错误,也不利于对他们的教育工作。
C.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D.这话里包含多少无声的潜台词啊!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次选举他最有希望,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负众望,结果落选了。
B.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
C.张国荣跳楼自杀的消息,对许多狂热追随他的歌迷、影迷来说,真是如雷贯耳。
D.历代皇帝之所以如此垂青关羽,给他追加一个尊贵美好的谥号,无非是希望自己的臣子能够见贤思齐,也像关羽效忠蜀汉一样效忠自己。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算是羞耻。________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_______,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_____,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①多读如果彻底②少读如果彻底
③多读而不求甚解④少读而不求甚解
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⑥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
A.②③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①④⑥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5—7题。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节录)
吕叔湘
①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②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③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④过去语文教学的成绩不好,主要是由于对这两点认识不清。
语言文字本来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科知识也少不了它。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为什么很多教语文的人和学语文的人会认识不清呢?是因为有传统的看法作梗。“学校里的一些科目,都是旧式教育所没有的,唯有国文一科,所做的工作包括阅读和写作两项,正是旧式教育的全部。一般人就以为国文教学只需继承从前的传统好了,无须乎另起炉灶。这种认识极不正确,从此出发,就一切都错。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的:读古人的书籍,意在把书中内容装进头脑里去,不问它对于现实生活适合不适合,有用处没有用处;学古人的文章,意在把那一套程式和腔调模仿到家,不问它对于抒发心情相配不相配,有效果没有效果。旧式教育又是守着利禄主义的:读书作文的目标在取得功名,起码要能得‘食廪’,飞黄腾达起来做官做府,当然更好;至于发展个人生活上必要的知能,使个人终身受用不尽,同时使社会间接蒙受有利的影响,这一套,旧式教育根本就不管。”
过去的第二点错误认识是把语文课看成是传授一门知识的课,因而要以讲为主。在读文言文的时代,自然逐字逐句大有可讲,到了读白话文课本,就“从逐句讲解发展到讲主题思想,讲时代背景,讲段落大意,讲词法句法篇法,等等,大概有三十来年了。可是也可以说有一点没有变,就是离不了教师的‘讲’,而且要求讲‘深’,讲‘透’,那才好。”“我想,这里头或许有个前提在,就是认为一讲一听之间事情就完成了,像交付一件东西那么便当,我交给你了,你收到了,东西就在你手里了。语文教学乃至其他功课的教学,果真是这么一回事吗?”
这就触及教育学上的根本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什么作用?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在这个问题上,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现在已经众口传诵,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