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窗》教学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小说精巧的构思和对比的写法。
2、辨别人性的美与丑。
二、教学方法:
从反复阅读中深入理解课题中“窗”的含义,认识人性的美丑。
三、教学重点:
文章中精巧的构思。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查预习:
字音:
消遣( ) 树阴( ) 斑斓( ) 咳嗽( )
按钮( ) 漱洗( ) 胳膊肘( ) 俯瞰( )
一泓( ) 充塞( ) 争奇斗妍( )
二、 导入:由《爱的奉献》歌词“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或社会
生活中一些美与丑的现实导入课文。
或由谈谈生活中的窗导入。
三、 可放录音《爱的奉献》,学生范读课文,学生思考:
1、说说小说所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及其故事情节,谈谈你对人物的初步印象。
2、靠近窗户的病人为什么要描绘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景色?
3、小说怎样表现“不靠近窗口的病人”的?
4、你知道本文题目“窗”有什么深刻含义,联系实际说说,私心太重,私欲膨胀会产生哪些危害?
四、 学生自学讨论以上问题,学生发言讨论后明确:
明确:
时间:“曾住过”;地点:“一家医院的病房里”;
情节:
可利用下列问题启发:
开始两人关系如何?
两位病人各是怎样的表现?
结局如何?
(1—3 ) 相处融洽 发生
(4—5 ) 描绘景色
(6—7 ) 心生嫉妒 发展
(8—12) 见死不救 高潮
(13—15) 窗外高墙 结局
教师小结,
这篇小说,全文只有1300多字,但人物形象丰满,故事情节构思精巧、完整而有波澜,开头用极其精练的语言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环境;对公园景物和比赛的描述写得那样生动丰富,反映了人物美好的心灵,接下来写两个人物的行动,一个是生命垂危,一个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最后点明“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使读者真相大白。
五、 美文品析:
选出你认为写得最好的一处,说说理由。
朗读第四段,请想象一下靠近窗户的病人所描绘的景色。为什么要描绘这些景色?
明确:“靠近窗口的病人”描述他“所见到的窗外的一切”,同伴听了感到一种“享受”,“窗外”的一切是一座公园,公园里有湖水、有水禽、有孩子、有情侣,有鲜花,自然界优美的景色和人糅和在一起,优美极了;公园一角还有一场精彩的球赛,“这一切实际上是编造的”。
其目的是想为同伴解除痛苦。编造得如此丰富优美,描述得那么生动有趣。这正是他心灵的写照。同伴“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都是一种享受。
相反,那不“靠近窗口的病人”是怎样的心理呢?
由享受到嫉妒,竟发展到置同伴的性命于不顾,其灵魂丑恶、冷酷无情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