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白杨礼赞》教案8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生字与词。
2、把握全文,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3、学习白杨树所象征的精神品质。
二、学习重点
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三、学习难点
通过四幅画面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四、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图片,这是哪里?黄土高原。大家对黄土高原有怎样的认识?有一位著名文学家在黄土高原的经历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就是茅盾,谁知道他的原名?学过什么文章吗?这篇文章是在1941年3月写的,谁知道当时的社会环境吗?见注释1。
新授:
1、下面请大家听课文录音,想一想:课文的抒情主体是什么?哪些段落详写了它的形象?
2、学生回答:白杨树(对,白杨树虽然并不起眼,作者却给它更深的内涵);第2、3、5、7段。
3、礼赞是什么意思?白杨树是不是是作者真正要赞美的对象?作者表面是写白杨树,真正的目的是要写人,这种写法就是托物言志。
4、抒情的对象是白杨树,但是作者先写的是什么?指名学生读第二自然段,出示图片。
5、回答:黄土高原。作者没有直接写白杨树,而是笔锋一转,用亲切舒缓的语气把读者带到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上。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段。给我们描绘了一幅"高原风情图",这幅图主要用了哪些颜色?答:黄和绿。还从哪些角度描写的?"无边无垠"、"坦荡如砥"的意思是什么?这样,一幅雄伟辽阔的黄土高原的风景画面"扑入"视野,点出了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不平凡。给人感觉怎么样?先是"雄壮"、"伟大",由于汽车长时间地在一望无际的高原上奔驰,人们产生了"倦怠"、"单调"的感觉。这时候又发生了什么?
6、指名读第3段,出示图片,引出了对象--白杨树,是远观还是近看?因此我们说是"白杨远视图"。远视白杨树是怎么样的形态?再次突出它的不平凡。为什么说像哨兵?这有战争年代的气息。
7、随着车子越来越近,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张"白杨特写图"。全体女同学读这一段,想想从哪些方面描写白杨树的?出示图片。
1)文章用了哪个词语总写白杨树的形象?下面还具体写了白杨树的哪几部分,各突出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