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0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5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11/23 12:53:2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7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约7830字 淮北市第一中学2010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共68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月28日,第一次全球祭孔大典在曲阜举行。今年的祭孔大典是在总结20多年祭孔行为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重大改版和提升。孔子儒学经过20世纪近100年的批判之后,为什么又吃香起来了?为什么西方明智之士提出要吸取孔子的智慧来维护人类生存?
现在世界不太平,主要是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世界和平就需要治疗这种现代世界病。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可以作为治疗的一剂良药。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与同,差别在哪儿?“和”是不同质的东西合理配合,是多样的统一;“同”是相同质的东西简单重复与重合,是单调的同一。“和而不同”思想有三条原则:一是自己要有独立思考,不能随波逐流,更不应与坏人同流合污;二是允许别人有自主权,不能强迫别人服从自己,不能推行“顺我者生,逆我者亡”的霸道主义;三是要善于与别人友好合作,善于协调关系,特别是要保护弱者,帮助弱者,使不能劳动又失去依靠的鳏、寡、孤、独以及残疾者都能享受人间的幸福。这一原则,是组成和睦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和平世界所必需的。
在人群中,既不当奴才,也不做霸主,也不是各自孤立的个人,而是组织成和谐的整体。这个整体使每个人能够享受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这一原则适合于民族之间、宗教之间、国家之间的关系。50年前,中国政府与印度、缅甸首倡处理国际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世界和平做出重大贡献。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方针成功解决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问题,也体现了中国“和而不同”的传统精神,为世界提供了解决类似问题的典型范例。这也是对世界和平的贡献。人类与万物“和而不同”,给当今世界提供了一种保护环境的合理思路和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观念。
儒家主张仁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跟所有爱好和平的人友好相处。不称霸就是儒学的优秀传统。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明代前期,中国的航海业与造船业都是世界领先的。郑和率船200多艘,27800多人,7次下西洋,没有开辟一块殖民地。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和”的精神。欧洲哥伦布比郑和晚87年开始航海,3艘小船带领90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欧洲人到美洲开辟了大批殖民地,是典型的掠夺式崛起。中国现在的和平崛起正是对优秀传统的继承,中国的和平崛起不会成为周边国家的威胁。正如9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讲话提出的:“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各国交流的障碍,更不应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这实际上也是强调“和而不同”。
1.下列对 “和” 与“同” 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和”就是不同质的东西合理配合,是多样的统一,各方面之间可以彼此不同 。
B. “同”就是相同的东西简单重复与重合,是单调的同一,各方面之间完全相同 。
C. “和”就是能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任何事物都会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不盲目附和。
D.“和”是互相补充配合但不失去自我;“同” 是完全一样,没有自我。“和”是辩证的统一,“同” 是绝对的同一。
2. 下列说法不属于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风行于当世的原因的一项是( )(3分)
A.现在世界不太平,“和而不同”可以用来治疗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的现代世界病。
B.“和而不同”的原则是组成和睦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和平世界所必需的。
C.“和而不同”给当今世界提供了一种保护环境的合理思路和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观念。
D. 邓小平根据“和而不同”的传统思想提出了 “一国两制”方针,成功解
决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问题.
3.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和而不同”,就是不盲目附和,能提出、容纳和听取不同意见,能与持不同意见的人相互切磋,友好合作。
B. 郑和7次下西洋却没有开辟一块殖民地,充分体现了“和而不同”的精神早已在世界范围内达成共识。
C. 历史实践已经证明,“同而不和”不可能导致真正的和谐,只有“和而不同”才是正确的致和之道。
D. 人和人相处,求“和”而非“同”才能和谐长久,这一原则同样适合于民族之间、宗教之间、国家之间的关系。
二、(3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父松字乔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
会浙东大饥,宰相王淮奏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即日单车就道。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辞职名。纳粟赏行,遂受职名。熹始拜命,即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及至,则客舟之米已辐凑。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凡丁钱、役法之政,有不便于民者,悉厘而革之。于救荒之余,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有短熹者,谓其疏于为政,上谓王淮曰:“朱熹政事却有可观。”
熹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