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50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把握朗读节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并初步鉴赏古诗文的能力,体会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3、情感目标: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和“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崇高情怀。
教学方法:
1、朗读与鉴赏相结合。
2、自主合作与讨论探究相结合。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草堂有诗魂,诗成泣鬼神”。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解读他讲述的凄惨故事。
二、赏读
(一)教学目标
1、进行朗读训练。2、品味诗歌语言。3、体会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二)正音朗读
(小黑板显示字词,指名认读后、正音)
罥juàn 坳 ào 倚yĭ 衾qīn 庇bì
(三)朗读指导
朗读应注意哪些要求?
生答后,教师再归纳(或指导)朗读方法。
小黑板显示:诗言情,非读无以体会。要以情带声,朗读中寻求理解,理解中读出味道。
请注意字音、节奏、语气、感情和大意。
(四)学生按照朗读要求,听读课文(配乐朗读录音)。
(五)学生自由放声仿读,把文章读通顺,能流利地朗读全文,并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读出来。
(六)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评价,指出错误等;全班交流后,齐读全文。
(七)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全文,并对照注释理解词义,划出难懂字词以备讨论。
(八)学生分四人小组合作讨论不能解决的和觉得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再提交全班交流。
【说明】通过听配乐朗读录音,学生反复朗读,犹如置身于诗歌的意境中,帮助学生把握读音、感知内容。同时,注重了方法指导,突出了学生这个主体。
三、探究
(一)整体把握
小黑板显示:默读全诗。本诗一共描绘了几幅画面?请各用四个字概括每幅面的主要内容,并各用一个字概括作者当时的心情。
板书: 秋风破屋(惨或急)
群童抱茅(悲或叹)
夜雨湿屋(哀或忧)
祈求广厦(愿)……
(二)问题探究
小黑板显示:
1、 茅草被卷走了,这些草如果拾起来,还可以修理茅屋。这时,一群顽童把草抱走了。群童为何抱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