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温州中考:融入地域文化具有很浓的“温州味”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初中素材 / 中考专题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6/16 22:19:4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8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110个字。
  2009温州中考:融入地域文化具有很浓的“温州味”
  语文:强调文本细读的重要性
  □吴积兴(省教坛新秀、教研室副主任、中学一级)
  今年语文试卷总体而言,都在“情理之中”,无论是试卷框架结构、题目数量、题型,还是分值都和去年的试卷没有太大的变化。整卷难度适中,题目能注重考查学生语文素养和学科能力,没有偏题怪题以及似是而非的难题,命题科学,能确保大多数学生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命题彰显了新课程理念,践行了省学业考试精神,延续了温州语文试卷传统。下面简要点评本张试卷的特点。
  强调课本意识
  整张卷子有很强烈的课本意识。从去年“回归课文”到今年“课本意识”,无不强调学生的语文学科积累。不同之处在于,今年在强调课本的同时,突出了“重点”。第1题,根据拼音写汉字,所填写的字“敞、宽、姿、绕”都来自课文“读一读写一写”,而且都是常用字。第4题,名著导读,所涉及作品,冰心的《繁星》、《春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迅的《社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都是课内知识,而且都是名家名篇。第3题,古诗词填空,所考句子,都是经典名句。课内文言文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也是经典名篇,四个字词解释,都可以在课文的注解里找到现成答案,即使课外文言文阅读中的字词解释,也可以在课内课文中找到相应的注解。考课内知识,有助学生语文积累,而凸显常用字词,强调名家名篇,这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
  突出地方特色
  新课程强调开发地方课程,很多语文考卷积极融入地域特色和地域文化。2008年的温州中考语文试卷中综合性活动“瓯越大地过年习俗”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今年仍然延续了这个传统,在综合活动中便以温州特色的“拦街福”拟题,又在现代文阅读中出现了《温州“绿色产业”的完美转身》,选文来自温州媒体,这在近年中考尚属首次,而且这篇阅读理解的最后一道题目,所链接的材料也来自温州,使这道题目具有浓厚的“温州味”。关注温州,其实便是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这种精神在本张试卷的其他题目中也有体现,比如综合性活动第一小题是社区活动,第三小题“寄祖国”,便和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相关。命题者通过试题,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世界,考查学生实际运用的语文能力(概括能力、分析仿写能力、探究能力等),很好地阐释了语文即生活的理念。
  具有很强的语文味儿
  试卷体现了对语文学科底蕴的追求,具有很强的语文味儿。比如第二篇现代文阅读《老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