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420个字。
攻克中考语文失分“堡垒”
掌握阅读中的信息筛选与表达方法
复旦附中康桥学校徐忠
据有关方面统计,一直以来中考语文解题失分“堡垒”都是现代文阅读理解题。因而,找到并掌握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是语文中考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请看下面两道题例:
⑴.第④段中“这并不失危言耸听”中的“这”指的是。从文中看,要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不仅要有,更要有。(6分)[2005年中考阅读第12题]
这是一道考查学生理解筛选与提炼文本信息能力的典型试题。前一空为词语指代题。“这”是一个代词,一般来说,代词的指代对象会在前面出现,联系上下文,正确回答这道题是不难的。后两空需要考生在对这一段的内容有正确的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筛选出“知识”与“情感”两个重要的信息,将文中出现的“高智商的野蛮人”与“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作对比思考,才能填入正确答案。
⑵.第②段中说,“几十年来,人们从她那传神的眸子中读出的满是善良、真诚”在全文中的表现:⑴热情招呼不买书的顾客;⑵;⑶;⑷
(9分)[2006年中考阅读第16题]
这是一道理解性的概括题,理解时要抓住“眸子中读出的满是善良、真诚”的关键信息,然后结合文章梳理整合出:(1)“她”向客人推荐合适的书;(2)“她”帮助陷入困境的孩子;(3)“她”淡忘自己的善举。“她”的这些行为举止是理解答题的必要信息。
因此,学生在阅读中学会筛选提取信息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一、 信息的筛选和提取
1 要准确地筛选、提取信息,就必须对文章进行整体阅读,把握文章的整体意义、写
法、特点。因为局部总是离不开整体的。文章中的某一个词,某一句话总是与整体意义、写法有联系,如果割断这种联系,作孤立的理解,就很难做到准确筛选、提取。通读文章时,必须同时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些什么、中心是什么”,“怎么写”、“从哪几个方面、哪几个角度写”、“哪些词句至关重要”(关键词句)、“为什么只能这样组织语句、而不能用别的句子代替”,等等。只有这一步骤做好了,才能准确地筛选、提取符合命题要求的有效信息。
2007年中考语文阅读题《中国瓷器》,文章说明对象明确,特点表达鲜明,层次条理清晰,说明方法得当且易于辨认,语言准确流利。全文在介绍了中国瓷器三项独创技术和高超民间工艺的基础上,还生动地介绍了中国瓷器所承载衍生的文化积淀,溢满了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如果考生首先能如此从整体上把握选文内容,那么回答四道题时就会有高屋建瓴的感觉。如本大题的第14小题,考查的是对说明对象特征的概括能力。考生首先要把握文章的层次结构。文章分为三层,1—4自然段为第一层,中心句是“它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在于其本身所包含的三项独创技术:胎质、瓷釉、烧结火候”。段落之间为总分关系。第5、6段分别是三、四两层。它们的中心句都在段首,标志性的词语是“也”、“还”。全文的三个层之间是递进关系。如此,只要采用中心句就可完成本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