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9350字。
一、词语积累
(一)常规词语
[子]先生,指孔子。 [时习]时常地复习。时,时常(又:按一定时间)。习,温习、复习、实习。 [朋]同门,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亦]也。 [自]从。 [(不)知](不)了解。[愠(yùn)]生气,发怒。 [君子]指高尚的人。 [吾]我。 [日]每天。 [三省(xǐ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省,反省。 [为(wèi)]替,给。 [谋]谋划,指办事。 [忠]尽心竭力。 [交]结交,交往。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故]指学过的知识。 [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 [殆(dài)]有害。 [诲(huì)]教,教导。 [知(之)]知道(它)。 [是]此,这。 [贤]贤人,有才德的人。 [齐]看齐,一齐。 [内]指内心。 [善者]指长处。善,好。 [从]跟从,这里指学习。 [士]士人,封建时代称读书人。这里指有抱负或有特殊地位的人。 [弘(hóng)毅]刚强,勇毅。 [任]负担,担子。引申为责任、职责。 [重]重大。 [已]停止。 [岁寒]寒冷的冬天。岁,指时间。 [凋(diāo)]凋谢。 [行]奉行。 [其]大概。 [恕(shù)]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欲] 想,希望。 [勿(wù)]不要。[施]加。
(二)通假字、古今字
1. 通假字:[女]同“汝”,你。 [(是)知(也)]通“智”,聪明、智慧。
2. 古今字:[说]“悦”的古字,愉快。
(三)成语
[不亦乐乎] 愿意是“不也很快乐吗?”现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温故知新] 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见贤思齐]看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和他一样。
[择善而从]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形容谦虚好学。
二、文学常识
1. 《论语》: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三、阅读探究
1. 第一则:
(1)这一则告诉我们要有怎样的学习方法、学习乐趣(态度)和为人态度(个人修养)?
桃花源记
1 基础知识
Ø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我们还学过他的《归园田居》。
Ø 文言词语
【一般词语】
[缘]沿着,顺着。[夹岸]两岸。夹,在两旁。[数]几。[芳]香花。[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英,花。[缤纷]繁多样子。[复]再。[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才]仅。[平旷]平坦开阔。[俨然]整齐的样子。[属]类。[阡陌]田间小路。[悉、咸]全,都。[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小孩。[怡然]形容喜悦。[乃]竟然。[具]详细。[问讯]打听消息。[云]说。 [叹惋]感叹惊讶。惋,惊讶,惊奇。[延]邀请。[语(yù)]告诉。[扶]沿,顺着。[向]从前,旧的。[及]到。[诣]到。[遣]派。[欣然]高兴的样子。[规]计划。[果]实现。
【一词多义】
[中] ①年间。(晋太元中)②中间。(中无杂树) [志] ①标记。(寻向所志)②做标记。(处处志之)[为] ①(wéi)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②(wèi)对,向。(不足为外人道也)[寻] ①寻找。(寻向所志)②随即,不久。(寻病终)[闻]①听说。(村中闻有此人)②听到的事情。(具言所闻)[舍]①(shě)舍弃,放下。(便舍船)②(shè)房舍。(屋舍俨然)[作] ①劳作。(其中往来种作)②做。(设酒杀鸡作食)
【古今异义】
[鲜美]古:鲜艳美丽。今:食物味道好。[开朗]古:地方开阔,光线充足。今: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交通]古:交错相通。今: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妻子]古:妻子儿女。今: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今:没有出路的境地。[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今: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相同。[如此]古:像这样。今:这样。[不足]古:不值得。今:不充足;不满。
【词类活用】
[异]感到诧异。[穷]尽,有走完或穷究根源之意。[尽]完,文中有消失之意。
【通假字】
[要]通“邀”,邀请。
【成语】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