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780个字。
写作素材专辑1
1、纸币为何叫钞票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习惯把纸币之类——不管它是美元,还是英镑,或是法郎——统统用一个词来称呼:钞票。可我们为什么要把它们称为钞票呢?
在中华历史中,银两和铜钱一直是主要的货币单位。后来,人们发现在进行大宗商业活动时,要携带这些货币非常不方便,于是便出现了由当铺、票号和商店等发放的取银凭证(银票)和由官府发放的取钱凭证(宝银票与宝钞的大范围流通发生在清朝晚期。咸丰三年(公元1858年),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开始大量发行银票和宝钞,以应付浩繁的军费开支。
在当时市场流通中,由于用小额货币需使用宝钞,用银两就使用银票。老百姓出行购物需带两种纸币。为了便于称呼,就把两种纸币合称为“钞票”了。
2、周恩来禁绝“四大件”
1968年春天。外交部翻译范承祚陪同阿尔巴尼亚大使赴天津访问。那年月,向毛主席早请示、晚汇报,是每个人每天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在被参观单位集体“读语录”、“唱《东方红》”、“呼万寿无疆”时,大使也挥动小红书和中国同志一起参与。但给毛主席像三鞠躬时,人家说什么也不干。范承祚向天津外办的军代表说,人家对自己国家的领袖恩维尔•霍查都不鞠躬,更不会给咱们的毛主席三鞠躬了。为此,他被某单位扣上帽子。
这件事惊动了主席。他说:“如此整人,毫无道理!”隔几天后,总理召集外交部司局长以上干部会议,并指定范承祚参加。
总理第一句话就问:“韩叙来了没有?”时任外交部礼宾司代司长的韩叙站了起来。总理问他,又好像在问会场上每一个人:“听说有的地方也让外宾搞‘四大件’?”韩叙实话实说:“我不知道什么叫‘四大件’。”总理又点名了:“小范告诉他。”范承祚领悟到:这“四大件”三个字是总理归纳的。于是马上站起来说:“是读语录,呼‘万寿无疆’,唱《东方红》,行三鞠躬。”
总理接着又问韩叙:“这回知道了吧?”总理郑重地在会上宣布:“今后再也不许让外宾搞‘四大件’,这不符合主席思想嘛!”总理的话既重申了对外纪律,又救了危难之中的范承祚。
3、美国状元的素质
这两天,南京外国语学校的校园里来了12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是美国中学生最高等级奖学金“总统奖学金”的获得者,而且即将升入耶鲁、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学院等一流高校就读,在美国也算是“高考状元”了,他们和我们的“高考状元”有何不同?
“美国状元”个个有“绝活”
除了“高考”(在美国叫SAT)成绩绝对优秀之外,记者发现这些“美国状元”个个都有一手“绝活”。来自佛罗里达州的女生KATIE看上去文静秀气,竟是一名探险家,已经探索过北极、游历过欧洲,还喜欢跳伞;来自亚特兰大的JESSI则擅长绘画,曾举办过一个画展,集中展现她所在高中的食堂工作人员;马萨诸塞州的BEN是波士顿青年交响乐团的长号手,喜欢野营和攀岩,还曾徒步走遍了美国东北部。而且这些“状元”在学校还都是“官”,有的还身兼数职,KATIE是学校报纸编辑,还担任人际关系咨询理事会的联合主席;JOANNE是年级主席和学生会主席,还担任BETA俱乐部的领导;JAKE则是校学生会财务部长。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