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教案1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1/10 22:19:0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870个字。
  何其芳的《秋天》人教版七年级上
  -------- 通过写作实践体认作者的苦心经营
  [设计依据]语文教育学家潘丽珠老师曾经在著作中谈到她的恩师陈伯元教授主张:教诗要会写诗,教词要学会填词,教曲要学会唱曲。只有通过亲身经验,才能识得其中三味,教现代诗,教师宜先自己尝试,写得有些心得了,和学生谈起来才能得心应手。而学生如果也能写一写,自然对作者的苦心经营有所体认。
  [课前准备]
  写作:——————的秋天
  要求:1至少写三种以上的景物突出你心中秋天的特征
  2运用形容词修辞等表现手法描写景物特征
  [具体案例]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新诗史上作出很大贡献的一个诗人—何其芳的《秋天》。学习作品前我们回顾一下我们写过的“——————的秋天”:你写了哪几样景物呢?你为什么选择这些景物呢?(或谈谈喜爱他们的原因)
  学生的答案不外乎是外在感官的喜悦,或从实用价值出发(好吃)
  师:呵呵,看来我们同学喜欢的景物不外乎这两个原因:美,收获这大概是我们普通人的共性吧。我们迅速默读一下课文,看看作者喜欢什么景物呢?是不是跟大伙儿一样呢?
  生:作者没有谈他喜欢什么景物
  师:哦,作者写的是什么呢?
  生:是山民的秋天,是渔民的秋天,是牧羊女的秋天
  师:这些人的共同身份是什么?
  生:普通劳动者
  师:恩,写自己喜欢的,容易啊,写别人眼睛里的秋天,就有了挑战了。何其芳写过两首〈〈秋天〉〉,第一首写的是他怀念的南方的秋天,这是他的第二首秋天。写法上就有了变化。我经常说,文章最忌讳的是千篇一律,贵在有突破与创新/
  我们刚刚探讨了作者的叙述者别具一格,靠的是什么呢?与我们自己的习作比较。语文教育学家潘丽珠老师曾经在著作中谈到她的恩师陈伯元教授主张:教诗要会写诗,教词要学会填词,教曲要学会唱曲。只有通过亲身经验,才能识得其中三味,今天我们就用这个方法,来体会作者是如何精心选择景物传达情感,如何采用参差多变的写作手法,使该诗拥有不朽的艺术价值吧。当然我个人也实在是诗歌的门外汉,我们所作的都是探讨,共同在切磋中进步。
  二分析意象,进入诗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