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小题,约6990字。
金平区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教学质量评估
语文试卷
说明:1.全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50分。
3.答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按要求填写在密封线左边的空格内。
4.答题可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按各题要求答在试卷上,但不能用铅笔或红笔。
题号 一 二 三 附加题 合计
1-8 9-11 12-14 15-18 19-21 22
得分
一、基础(36分)
1、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共12分)
(1)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
。(王维《竹里馆》)(2分)
(2) ,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2分)
(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2分)
(4)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一诗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是“ , 。”(2分)
(5)请根据提示,默写《木兰诗》中的四句诗:(4分)
, 。
, 。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两项( )( )(4分)
A. 夸父与日逐走/ 走马观花 B. 见往事耳 / 止增笑耳
C.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求同存异 D.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除暴安良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3—5题。(10分)
塑料问世后,即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到了几乎所有的lǐnɡ yù ( )。但是,在塑料应用极大地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丰富和改善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塑料不会自行“腐烂”,如果塑料薄膜长期存在于田间,不仅fánɡ’ài ( )耕作,而且破坏土壤自身的水肥及微生物平衡,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为此,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外许多科学家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纷纷投身于“绿色塑料”——可降解塑料的研制。所谓“绿色塑料”,并不是指绿颜色的塑料,但是指能够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会污染环境的塑料。具体地说,就是指在一定使用期限内具有与普通塑料制品同样的功效,而在完成一定的功效后能迅速自行降解,与自然环境同化的一类聚合物。因为它对保护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所以被称为“绿色塑料”。
3、根据拼音写出文段中应该填入的词语。(4分)
(1)lǐnɡ yù (2)fánɡ’ài
4、画线处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语句写在横线上。(2分)
答:
5、请你结合上文有关知识,向一位正在使用普通塑料袋的人宣传“绿色”塑料袋的特点及使用意义,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4分)
答:
学校开展“牵手文明、共建和谐”文明礼仪传递活动,你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这项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6—8题:(10分)
6、请用简略的语言叙写一则你所搜集的文明礼仪历史故事。(3分)
答:
7、请指出校园内的一种不文明现象,并提出整改措施。(4分)
①不文明现象:
②整改措施:
8、请你为班级的黑板报拟写一段话,号召同学们“文明礼仪从我做起”。(50字以上)(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