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开放性试题命题设计及其解答
所谓开放性试题,是指没有唯一答案,允许发表不同看法,鼓励创造思维的试题。有的试题甚至不是在文章中找答案,而是从考生的阅读或生活积累储备中找与实体内容相关的答案。这些试题提供了条件但不给结果,提倡解题思路和答案的多元化,重在言之成理,从而使学生思维更加开放、更活跃,有利于测试考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意识。国家教育部《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指导意见》指出 :试题要“有利于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与热爱,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是创造教育的实施要求,也是命题过程中教育创新的突破口。开放性试题的设计,正适应了这一要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体现了创造教育的精神。
一、命题趋势
1、立足教材,实现同类知识的横向扩展
例1:2000年河北中考试题现代文阅读《才能来自勤奋学习》一文19小题:文章第②段中说,所谓“天才”和“神童”由于不注重后天的学习“最后竟一事无成者,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请你举出一个典型实例。这道题实际上是对课本内容的扩展,我们学过王安石的《伤仲永》,看到这道题,我们便很自然的联想到文中的方仲永,他正是一个这样的人物:小时候天资聪颖,“指物做诗立就”,因为不注意后天学习,才能逐渐衰竭,终于成了一个普通人。
2、深挖教材,实现课内知识的纵向延伸
例2:2000年武汉市中考试题课内现代文考查第4小题:回忆《孔已己》的内容,结合对“孔乙己”和“短衣帮”的认识,谈谈你在求学和待人两方面获得的启示。(用精炼的语言回答。)
⑴求学 (3分)⑵待人 (3分)
这道题目就是对课本内容的纵向延伸,回答此题不但要对课本内容非常熟悉,而且要能从课本当中跳出来结合实际进行回答。求学方面要从求取真知,学到本领,提高素质等方面回答,结合“孔已己”作答得满分,只空谈启示不得分;待人方面要从与人为善、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等方面回答,结合短衣帮作答得满分,为联系短衣帮作答得1分。这道题就注重了对课本内容的深化,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3、走出教材,实现课内知识的课外迁移
例3:2000年吉林省中考试题文言文阅读题(《陋室铭》)第16小题:请写出你的居室(无论你是有自己独居的小天地,还是和家人或亲戚、同学合住一室)最值得你骄傲的地方,并说明理由(3分)。此题开放性极强,答案也不唯一,不必拘泥于课本内容,可以自由回答。命题者对此题回答的要求是:值得骄傲的地方,可以是环境、房间布置、人物,还可以是情感等抽象的东西,言之成理即可得分。这道题便使学生从枯燥的课文分析中解脱出来,拥有自己独立分析和独立回答的空间。再如第17小题: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2分)对于此题命题者的要求是:围绕“物质生活再丰富,也需要高尚的精神生活”来答即可给分。若有否定“惟吾德馨”的看法,言之成理的话可酌情给分。这道题的设计也具有开放性,用现代人的观点来看古人的见解,自然应当看到它进步的一面,也要看到它局限的一面,现代社会如果有人在抱着这样的观点去做,那自然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也是相当可笑的,因而这道题在深化对文章的理解的基础上,也考查学生的审思批判能力和辩证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