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云识天气》教案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初中第一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4/27 6:32: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33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看云识天气》通案
执笔人  初一语文组 刘艳
2课时
课题 17、看云识天气
课型:新授 周次:第11周 授课时间:11月12、13日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能概述文章内容
2理清文章的思路
3 掌握并学习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写法
4.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5.
6.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1、2、3
【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3
【课前准备】 ①掌握字音、字形,解词② 搜集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有关云成语、诗词、文章片段③ 
【教学媒体】 投影仪  录音机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一、导入: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有趣的天气现象,说明作者对这种自然现象观察得非常细致。因为天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也在一直留心观察自然界,以图掌握规律,为人类服务。事实上,天气的变化也自有它的规律,自有它的征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科学小品文——《看云识天气》。   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听、记   2分钟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二、出示目标:三、新授过程:(一)检查预习:1、 1、 给加点的字注音:点缀(  ) 轻盈( )绫纱(  )冰雹()圆弧( ) 谚语( ) 晕圈( ) 峰峦( )一霎间( ) 崩塌( ) 征兆( )2、 2、 解词:峰峦 一霎间 预兆 轻盈 弥漫 征兆(二)、整体感知:1、 1、 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2、 2、 出示问题组,速读课文:a、全文主要写了什麽内容?请简要概括。b、理清文章的思路 。划分层次。3、 3、 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a、文章主要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b、文章先说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第一段概述,先用“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一句总说,然后描绘了万千姿态的云。接下来四段具体介绍云的形态和天气的关系。第二段是三、四、五段的“纲”: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低而厚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后面三段就是遵循这个“纲”展开的。第三段照应“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第四、五段照应“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从第六段开始,文章转入了另外一层意思,即“云的光彩与天气的关系”最后一段总结全文,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和局限性。在文章内部,作者也是按照一定的思路来介绍的。例如第三段中,把“薄云”分为“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并分别介绍了它们的特点及和天气的关系。   出示投影  投影字词  纠正 指名朗读、正音 出示问题组  巡回指导    明确 默读  给加点字注音 解词 朗读  思考   讨论     明确 1分钟  5分钟   5分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