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小题,约4900字。
无锡市安镇中学初一语文阶段性练习试卷2008.3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默写诗文(10分)
① ,云从窗里出。 ②独坐幽篁里, 。
③夜发清溪向三峡, 。 ④ ,何人不起故园情。
⑤ ,凭君传语报平安。 ⑥ ,关山度若飞。
⑦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 。
⑧写出一句有关黄河的诗句 , 。
⑨《木兰诗》中描写边塞生活艰苦的诗句是: , ;表现木兰不贪图富贵功名的诗句是: , 。
2、音汉互注(4分)
①chì 痛 ②lí 歌 ③lán 语 ④háo 鸣
⑤蝉蜕 ⑥书塾 ⑦嫉 妒 ⑧污秽
3、文言文加点字解释(4分)
①指物作诗立就 ②或以钱币据乞之
③泯然众人 ④不能称前时之闻
⑤宾客其父 ⑥日扳仲永
⑦愿为市鞍马 ⑧赏赐百千强
4、选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组( )(2分)
A.借旁近与之 B. 卒之为众人 C.余闻之也久 D. 传一乡秀才观之
5、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③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A .①互文、对偶 ②顶真 ③ 拟人 B .①比喻 ②对偶 ③夸张
C .①互文、排比 ②对偶 ③ 反问 D. ①拟人 ②比喻 ③夸张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北京申办奥运成功,我就萌发了想学好外语,2008年去北京当个志愿者,为奥运服务。
B.我生长在戏剧之家,豫剧对我一点都不陌生。
C.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
D.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10%。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班会课上,他夸夸其谈,出众的口才使大家十分佩服。
B.目前,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
C.听到这个幽默的故事,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D.日本首相小泉肆无忌惮地参拜靖国神社,激起了亚洲各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8、“学语文的目的在于运用”,现在检查一下你的运用能力。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的感悟,仿照例句再写个句子。(2分)
例句:参天大树固然顶天立地,但是,却取代不了小草的清葱漫野。
仿句: 。
二、阅读理解(32分)
(一)郑人逃暑(10)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①,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②。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③。其阴逾去④,而其身愈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
[注释] ①逃暑:避暑,乘凉。 孤林:独立的一棵树。②衽(rén):席子。③濡(rú):沾湿。④逾:同“愈”,更加。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①于孤林之下( ) ②徙衽以从阴( )
③及至暮反席于树下( ) ④其阴逾去( )
10、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2分)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____________ _________。
11、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__________ 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语言表达)(2分)
12、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