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小题,约8860字。
山东省荷泽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阶段考试
语 文 试 题
注意:1、考试时间150分钟。 2、共23个小题。 3、客观题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答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36分)
一、(共15分)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B.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C.
且燕、赵外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D.
秦伯说,与郑人盟
齐人未尝赂秦,……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难道
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招致
C.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 向:往昔
D.人皆得以隶使之 隶:奴隶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C.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D.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A.常以身翼蔽沛公 B.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C.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D.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5.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
例句: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A.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B.李斯,相也,具于五刑
C.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D.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二、(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
方山子传
苏 轼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歧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歧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三、(9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2题。
信息知识的高速增长
工业时代的经济增长,主要靠物质投入,往往表现为高成本,其实质在于高成本社会化,而知识时代的经济增长,主要靠信息与知识,它们是非消耗性的,而其中的物质消耗与工业时代相比则要低得多。知识时代的经济增长实质就在于低成本的社会化,因此可以实现低成本增长。高速发展的信息产业中的计算机软件业,网络通信业等领域,可以在10多年内达到或超过工业时代以消耗物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