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700字。苏教版必修一第一专题写作素材整理
一、课内素材
1.《相信未来》是食指在阴云密布的时代唱出的一曲希 望之歌。当“文革”的迷雾使人们陷入迷茫与混乱之时,诗 人以一个充满希望的光辉命题照亮了前途未卜的命运。他 以异乎寻常的坚韧和刚强、执著和热烈,用近乎悲壮的口吻 告诉我们:不管人生多么艰辛,命运多么坎坷,都要对未来 充满信心,向命运挑战。表达了诗人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 信念。
2.《十八岁和其他》是一首“尊重”的赞歌,一曲爱的欢 歌。台湾作家杨子以自身的感受为十八岁的孩子和他们父母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他告诉我们,对孩子的关爱应该是在平等理念下的交流,对孩子要给以充分的理解和尊重。而孩子也应该在理解、尊重的前提下和父母交流,学会理解父母这份让人感动一生的爱意,学会向父母感恩。
3.《我的五样》中毕淑敏通过一次虚拟的选择,完成了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我为何而生?她的回答是为了写作。所以,当面对“空气、水、阳光、鲜花、笔”这五样心中热爱的东西只能留下一种时,她留下了笔。因为她是作家,离开了笔,就没有了灵魂,没有了思考,没有了批判,就没有了生存的意义。
二、课外素材
中国社会需要“以德报怨”精神
2007年3月中旬,济南出租车司机刘彦友被劫匪捅了两刀,之后刘彦友夫妇却以德报怨,为在搏斗中受伤的歹徒垫付了医疗费。这件事情,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关注。这是日前新加坡《联合早报》就此发表的一篇评论。
中国济南有位出租车师傅驾夜班车时遇劫,他奋起反抗,遭劫匪捅了两刀,而劫匪也在搏斗中受了伤,双双被送往医院急救。出租车师傅的妻子获讯赶往医院探望丈夫,见受伤劫匪元人代缴1000元住院押金,怕他因此延误治疗,夫妇俩于是不计前嫌,慷慨解囊相助。这位平凡的妻子对着镜头淡淡地说:不管他是好人坏人,总是一条生命,咱不能见死不救。
这对夫妇是城市里极其平常的劳力阶层,终日卖力流汗为生活打拼,日子不富裕,但身子里流着的高贵的血,喷发出了道德的无比能量,整座城市都被感动。
济南出租车师傅事件尚有后续,人们为这家人的以德报怨精神所感动,捐助医药费达万余元,但夫妻俩即刻拿出2000元捐给一位患白血病的小女孩,其余善款全都转赠“见义勇为基金会”。这是平凡的一家人,却在无意间为世间德行善举作了完美的示范,较之坊间惺惺作态、沽名钓誉的伪道德假善行,相差何止千百倍。
一一 (新加坡《联合早报》2007年4月1日)